央广网天津5月6日消息(记者张强)日前,“健康科技 赋能未来—天津科技大学大健康产业成果发布会”在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Bestown 创梦空间”成功举行。会上,天津科技大学科研团队集中发布6项大健康领域成果,这些科研创新成果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能够快速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实现落地生“金”,助力天津市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此次发布的6项大健康领域成果,涵盖功能性食品开发、生物活性成分制备、智慧公共卫生等前沿方向:“天然胶原蛋白多维高值化开发技术”突破传统提取工艺限制,实现从畜禽副产物到医美级胶原蛋白的高效转化,预计可使行业原料成本降低30%;“中药活性成分靶向递送技术”基于药食同源理论,为功能性食品与特医食品开发提供全新解决方案,助推相关产业创新升级;“功能益生菌资源开发”“低GI红曲膳食纤维制备”“生物活性肽的精准制备及产业化应用”等技术聚焦“精准营养”,针对老龄化社会慢性病防控需求,提供产品化路径;“数云赋能公卫监管平台”可实现公共卫生事件的智能化预警与非现场监管,并已在京津冀多地试点应用。这些成果兼具技术创新性与产业落地性,充分展现高校科研产业升级的“硬实力”。

为更好地推动产业发展,活动特别设置政策解读环节,滨海新区科技局、知识产权局及市中小企业信用融资担保相关负责人围绕科技创新“最后一公里”痛点问题,详细解读“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专利开放许可”“中小企业信用融资”三大政策“礼包”,旨在降低中小企业技术引进门槛,盘活高校专利资源,促进技术供需精准匹配,形成“技术供给—转化支撑—资金保障”的全周期服务链。

签约仪式环节,天津科技大学分别与启迪之星(天津)创业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祁一堂药业(天津)有限公司、亿能药业(天津)有限公司3家机构签署合作协议,标志着高校科研成果从“项目对接”迈向“战略协同”,为校企深度合作树立典范,有望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应用。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现了高校在大健康产业领域的科研实力,更通过政府端“政策供给”、高校端“技术输出”、企业端“需求牵引”、平台端“服务赋能”——政校研企协同机制的创新实践,构建起多方共担创新风险、共享发展红利的创新生态。

编辑:韩雨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