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10月31日消息(记者韩雨晨)日前,位于天津市河北区的北洋法政学堂修缮重整,正式对外开放。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修缮工程保留了原有木质桁架,修补外檐青砖、内部的拱券、门窗,并按照历史照片中北洋法政学堂形制重建了建筑立面,弥补了截断的露天空间。
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河北区供图)
与此同时,馆内《铁肩担道义 热血润山河——李大钊与天津主题陈列》专题展览也同时开展。展览尊重历史、凸显特色、着眼未来,内容除展现李大钊生平经历,突出“李大钊与天津”相关内容,尤其是在津求学、开展政治活动等史实,还特别复原了当时的书斋、走廊等场景,部分实物和资料首次面向观众公开展示。
北洋法政学堂首日开放就迎来了络绎不绝的参观者。特别是“镇馆之宝”——在旧址现场发现的与李大钊史料照片中出现的花饰等细节完全相符的一些廊柱,更是成为了焦点,这也成为李大钊在这里求学生活的证明。
“我住在这附近,从北洋法政学堂修缮开始我就开始关注了。这些日子我不断查阅一些资料,了解李大钊先生的生平,得知学堂正式开放消息,第一时间就赶来了。我特别仔细地观看了主题陈列展,又了解到不少‘李大钊与天津’的相关内容,还有他在北洋法政学堂期间学习历程和思想变化,看了以后非常震撼,我也会不断提高党性修养,继续在社区发光发热。”河北区志成中里社区老党员陈爷爷说道。
“河北区是一个历史名人辈出、红色资源富集的文化大区,我们将传承好、发展好宝贵历史文化遗产,与时俱进找准活化利用定位和路径,更生动地弘扬革命先烈崇高精神,更精彩地讲好中国故事、天津故事、河北区故事,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动力。”河北区有关负责人表示。
编辑:周思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