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9月17日消息(记者褚夫晴)作为一家深耕环保领域多年的企业,天津港保税区环投城市运营管理公司(以下简称“津保环投”)活跃在天津各个角落,擦亮城市“会客厅”的名片。这些成绩的背后,是中国中信金融资产天津分公司以2亿元战略入股为支点,用绿色金融活水激活灌溉科技型环保企业的生动实践。

中信金融资产天津分公司服务的企业所属高科技环卫车正在清扫城市街道(央广网发 企业供图)

多年来,由于环卫扫保行业款项结算周期长,一定程度上占压了企业的经营资金,而技术研发不仅耗时久,还伴随着较高风险。为兼顾发展与创新,津保环投在经营过程中产生了较大的债务包袱。同时,企业业务主要集中在天津地区,业务规模和版图扩张受限,让创立之初即规划的主板上市梦想一直无法落地。

2024年,中国中信金融资产天津分公司在与滨海新区国资委、城市环境管理局等主管部门和企业深入调研沟通后,针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制定了“卸包袱、强管理、再出发”等一揽子转型升级方案。同时,依托中信集团协同优势,发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主业职能,激活企业的数字化基因,挖掘企业在AI、物联等新技术应用和智慧化运营等方面的优势潜力,帮助企业重启上市计划。

“我们制定转型升级方案,要充分考虑企业的情况,像一套精准的‘健身计划’,既帮企业减赘肉、降负债,又帮企业练肌肉、强主业,还得尽力让企业学新技能、拓赛道。”中信金融资产天津分公司项目负责人介绍,以“投资+投行+产业”的协同联动模式,公司为津保环投绘制出三维赋能路线图,加速企业推进股份制改造,适时启动上市计划。

在中信金融资产天津分公司支持下,短短半年时间,绿色金融的乘数效应持续释放。在主业营收上,津保环投营收较2024年同期增加12.5%;在业务版图上,不仅拿下天津宁河、河东的8个项目,还第一次走出天津,在外省签下8100万元大额合同……天津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评价:“这笔投资的意义,远超2亿元本身。它让我们看到,绿色金融能让环保企业从政府补贴依赖转向市场价值创造,这才是可持续的生态保护之道。”

如今,临港湿地的芦苇荡里,迁徙候鸟逐年增多;河东区街道上,智能环卫车身影出现在大街小巷;宁河区河道里,水质监测数据实时更新着。这场由中信金融资产天津分公司参与的金融资本与环保产业携手的实践,正让“绿色”二字变得更生动、更具体,凸显出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

编辑:韩雨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