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26日消息(记者 牛谷月)住酒店、坐高铁、进小区……太多的场景需要我们“刷脸”进入。人脸识别技术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公众对于隐私安全的担忧。近日,多地取消入住酒店强制刷脸的消息备受关注。

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现场,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院长薛澜呼吁,要把人脸识别的选择权还给大众,“我们需要尽量地给大家提供更多的选择,但也要根据中国特定的场景,让我们这些技术能够得到更好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实际上也刚进入到应用期,所以在应用过程中,各个国家的应用场景差别是巨大的。”薛澜指出,我国是人口大国,常常有很多场景需要短时间的高通量,最典型的场景就是火车站,“我让你太早进去,站台人满为患;但是我让你太晚进去,你赶不上火车了。所以一定要能够保证短时间内的高通量。”薛澜表示,这种场景下,人脸识别技术就能够满足这一高效的要求。“所以现在,我想大家到高铁站坐高铁的时候,会发现人脸识别还是很方便的。”

同时,薛澜也指出,我们应当把人脸识别的选择权交给大众。“如果有人不愿意使用人脸识别技术,我们应当设立人工通道。”薛澜说,“我想今后可能就是这样的一个趋势——尽量给大家提供更多的选择,但也根据中国特定的场景,让这些技术能够得到更好的应用。”

薛澜认为,科技自诞生以来就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它能够为人类造福,用不好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针对人脸识别的技术风险,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合理的治理体系,去对这些对技术的“滥用”“恶用”“误用”等潜在的风险进行合理的规制。“这套体系就是我们的刹车体系,能让我们的人工智能‘装好刹车再上路’。”

编辑:张圣琪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