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深圳5月21日消息(记者 周子瀛)5月20日,中国科普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首个办事处在深圳“落户”。办事处授牌启动仪式上,中国科普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携手央广网深圳频道共同把脉教育,解读科普教育趋势走向,分享青少年全新科学教育模式,探讨构建社会化协同的新时代科普生态。

活动现场(央广网记者 周子瀛摄)

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发布的《2020 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科学学习质量监测结果报告》显示,全国有18.8%的八年级学生期望长大后从事科学相关职业,支撑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储备,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以及愿意从事科学事业的人才不足。因此,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 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的儿童群体,夯实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人才基础,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在此大背景下,中国科普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应运而生,通过科教融合,协同创新,将科普平台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促进教育创新和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

会上,北京中科科技创新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科普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葛勇在致辞中表示,国务院《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对“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这个新时代命题,作出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深圳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也是一座创新之城,中国科普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在深圳启动首个办事处,是希望在深圳先行先试,进行青少年科普教育的模式创新与迭代,在青少年科普教育人才培养上率先发力,以高质量科普服务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据悉,目前共有50余名两院院士应邀担任科普平台科普顾问委员会委员,有500多名来自高校院所的专家学者应邀担任平台科普专家委员会委员,有超过百所各地中小学校成为平台的科普基地校,科普教育基地、劳动教育基地、青少年科创中心等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葛勇表示,中国科普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将以科教融合,协同创新,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将培养出更多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促进青少年科学素质的提升。

葛勇(央广网发 活动主办方供图)

中国科普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副理事长兼科普中心主任李俊在会上介绍了中国科普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及规划。平台依托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科学普及为目标,探究教育的认知机制、实践机制、行动机制和创新机制,通过系列科普课程、科普基地、青少年科创中心、在线教育平台及“科学家进校园”等品牌活动,为青少年搭建探索科学世界、实现科学梦想的桥梁。目前,平台已在全国开展“科学家进校园”系列活动,并启动在全国布局科学馆、科普基地及青少年科创中心,计划遴选100个市(县域)打造100个科创中心。

李俊(央广网发 活动主办方供图)

当科教中国与深圳这个创新之城碰撞,会带来怎样的想象空间?央广网深圳频道负责人郑若琪表示,深圳有一群怀揣梦想的创客、创业家,有充满活力的科创企业和科技产业,它们与科学教育碰撞的成果令人期待。据了解,央广网将联手国家高端科教资源共同创设“科教中国”国家科普平台,聚焦科普前沿趋势及需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系列品牌活动,打造“让科学教育更科学”国家级科普宣传推广平台。

中国科普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运营中心主任刘志宏介绍了《运营中心介绍及未来发展规划》。据介绍,中国科普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下设的运营中心旨在为平台各方提供全方位的运营和管理支持,是高效、专业、协同的综合性运营中心,以实现协同创新为目标,为平台快速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具体工作包括: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参与投资国家科普教育事业的新机制,建立愿意为中国科普事业贡献力量的民营企业合作的机制,建立根据地方产业特色对接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建立场馆建设监督管理机制以及建立场馆运营人才培养机制。

刘志宏(央广网发 活动主办方供图)

会上,中国科普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运营中心副主任、深圳办事处主任戴鹰介绍了深圳发展规划。据了解,深圳办事处将以平台规划为指引、需求为基础、科技为核心、教育为导向,建设和运营青少年科创中心和科普教育基地。以青少年视力修复为主的深圳市直觉视界科技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作为运营中心打造孵化的首个民营企业,在会上进行了展示。该公司由平台提供院士顾问团,在科研力量、技术研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共同为国家青少年视力问题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编辑:周子瀛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