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牌匾(央广网记者 任重 摄)

央广网太原5月13日消息(记者任重)近年来,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积极借助更多领域的数字化研究力量、数字技术,使文化遗产不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山西太原晋祠也在通过这种方式以新的方式融入新的时代,让更多人、让几代人看得到晋祠之美,感受文物古迹的魅力。

“2024年,我们已经把预防性保护工作推展到全馆96座建筑。”晋祠博物馆馆长郭保平表示,晋祠一直在开展文物建筑的预防性保护和数字化保护,把文物现有的历史信息尽量长时间地保存下去。晋祠博物馆数字化保护工作已经完成了90%以上。”

景区门口的“晋祠胜境”牌楼(央广网记者 任重 摄)

走在晋祠博物馆中,北宋的建筑、西周的柏树,无一不在历史长河中诉说着岁月变迁。随处可见的玻璃桥、铁栏杆,不仅表达着对古迹的尊重与保护,更是希望这历史的瑰宝在未来能够继续熠熠生辉。

目前,数字化保护管理已成为文物保护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不仅保障了文物的安全、完整和传承,使文物得以长期保存和展示,同时也方便人们了解文物历史和文化背景。如今的晋祠正展露新颜,期待着更多游客的到来,共同见证它的岁月变迁,新旧更替。

编辑:杨晓飞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