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9月28日消息(记者郭振丹 见习记者严晓瑜)9月27日,在“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党委专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央广网记者向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程鹏提问:近年来,上海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面,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

现场,程鹏拿出两组图片向记者介绍起了十年来上海聚焦城市生态建设和河口生态保护两个重点,在生态格局、生态示范和生态特色方面的突出成果。

程鹏拿出两组图片向记者介绍上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央广网记者 郭振丹 摄)

程鹏表示,这十年,上海生态安全格局得到了有效稳固。2012年,上海着手生态功能区划工作,识别了重要生态功能区。2018年基于“陆海统筹”原则,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并对自然保护地进行归并、整理、优化,目前生态保护红线和自然保护地面积超过2500平方公里。

同时,上海积极推动生态廊道建设,包括绿林地建设,上海人均绿地从一张报的大小到一张床、一间房;千座公园打造,绿林地逐渐从零散的分布向相对集中连片的、规模化的、发挥更大生态效益的模式来转变;生态空间的进一步优化,逐步形成了多层次、成网络、功能复合的生态空间规划。

这十年,上海生态示范建设得到了长足进步。程鹏表示,崇明是世界级生态岛,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崇明岛生态质量得到改善。目前,崇明岛森林覆盖率超过30%,互花米草整治修复,小天鹅又回来了。“这个照片是小天鹅动态的照片。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崇明小天鹅是二级保护动物,它最高达到3500只小天鹅,后来因为互花米草外来生物侵害,白天鹅基本上一只都没有了。”程鹏拿出第一组图片表示,经过互花米草修复项目,去年在崇明岛监测到的小天鹅已经达到一千多只,“希望它能够尽快恢复到3500只甚至更多。”

“衡量生态环境好不好,就看鸟的翅膀往哪里飞,鱼的尾巴往哪儿游。”程鹏拿出第二组图片介绍道,蓝天白云,水中鱼翔浅底,晚上还可以看到河塘月色、闪烁星空。他表示,金山区是化工区,现如今空气质量改善非常显著,图中的漕泾镇水库村也被授予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

这十年,上海城市生态特色得到了突出展现。作为超大城市,上海一直在探索城市和自然交融的最佳实践。如今,“一江一河”实现贯穿,两岸的生态也得到了改善。

生物多样性方面,貉、多年未记录到的小灵猫等野生动物,獐、麋鹿等曾在上海生活过的物种通过引入工程相继“返沪”;长宁区““生境花园”、复旦大学“貉以为家:公民科学助推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保护和科教”,都列入到COP15联合国“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均有效的提升了上海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影响力。

“上海美丽城市的建设,不仅在传统的水、气、土、声、渣方面做得更好,还在‘碳达峰’‘碳中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代表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展示。”程鹏表示,COP15生物多样性保护第一阶段会议在昆明举行,第二阶段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上海在积极尝试参与,展示上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成果和经验。

编辑:严晓瑜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