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苯丙胺是一种具有强成瘾性的精神活性物质,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多种神经精神疾病,但至今仍无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催产素作为一种神经肽,近年来被发现可以减轻各种物质成瘾行为,包括甲基苯丙胺。但是,对于甲基苯丙胺如何影响脑内催产素系统,以及催产素如何调控甲基苯丙胺相关成瘾行为,相关研究还十分有限。
近期,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赵敏教授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刘景根教授团队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发表题为“Oxytocinergic input from the paraventricular nucleus to the nucleus accumbens core modulates methamphetamine-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的最新研究,发现催产素能有效阻断甲基苯丙胺的奖赏效应,为催产素治疗甲基苯丙胺使用障碍提供理论基础。
研究团队利用经鼻给药的方式探讨了催产素(OXT)对甲基苯丙胺(METH)奖赏效应的作用,并发现鼻滴催产素可以有效阻断甲基苯丙胺诱导的小鼠条件性位置偏好行为,同时奖赏系统中的重要脑区伏隔核(NAc)的催产素受体参与其中。表明外源性催产可能通过作用于中枢的催产素受体,进而参与调控甲基苯丙胺奖赏行为。
研究团队进一步检测了甲基苯丙胺对内源性催产素系统的影响。免疫荧光及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提示,甲基苯丙胺重复暴露下,脑内合成和释放催产素的主要脑区下丘脑室旁核(PVN)中催产素能神经元活性下降,催产素蛋白水平减少。进一步利用化学遗传学手段,对PVN催产素能神经元的功能进行了验证,明确了PVN催产素能神经元参与调控甲基苯丙胺奖赏行为。
为了确认NAc在内源性催产素系统调控甲基苯丙胺奖赏行为中的作用,研究团队通过顺行和逆行示踪发现PVN催产素能神经元可以投射至NAc,且投射至NAc core亚区的催产素能神经元活性下降而投射至NAc shell亚区的催产素能神经元活性不受影响。发现化学遗传学和光遗传学手段发现激活PVNOXT-NAc core环路而非PVNOXT-NAc shell环路能有效抑制甲基苯丙胺奖赏作用,从而明确了PVNOXT-NAc core环路在调控甲基苯丙胺奖赏行为中的作用。
综上所述,这项研究探讨了催产素在甲基苯丙胺使用障碍(MUD)中的作用及机制,发现通过经鼻给药补充外源性催产素或激活内源性催产素系统都能抑制甲基苯丙胺的奖赏效应,从环路层面为MUD发病机制提供了新视角,也为催产素治疗MUD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成英杰博士为此论文的第一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赵敏教授和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刘景根教授为此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团队多人为此研究做出贡献。该研究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来源: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