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颉孝贤课题组与牛津大学Daniel C. Authony教授最新合作研究成果“Period3 modulates the NAD+-SIRT3 axis to alleviate depression-like behaviour by enhancing NAMPT activity in mice”在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IF=13,2024)杂志在线发表。

临床研究发现,线粒体功能障碍的疾病患者出现重度抑郁症的风险增加。进一步,发现抑郁症患者的枕叶皮层样本中线粒体DNA(mtDNA)表达显著降低,表明mtDNA水平与抑郁症之间有一定的关联。小鼠模型表明,mt DNA聚合酶敲除小鼠神经元细胞的线粒体功能出现障碍,并表现出抑郁样的症状。综合临床和小鼠模型提示,线粒体可能对抑郁症的发生有一定的调控作用。但是,线粒体功能在抑郁症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远没有阐述清楚。

本文阐释了生物节律基因Period(Per)3调控小鼠抑郁样行为的作用及其机制,揭示了PER3在抑郁症病理中的核心作用;深入发现,PER3通过调控NAD+-SIRT3信号通路调节海马体的线粒体能量代谢,从而改善小鼠的抑郁样表型。本文为抑郁症的前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为药物的开发提供了全新的靶点。

PER3敲除导致线粒体能量代谢紊乱引发小鼠抑郁样行为示意图

文章的结论和展望

本研究阐明了 PER3 通过调节 NAMPT 控制的 NAD +水平改善线粒体的能量代谢,进而缓解小鼠抑郁样行为的新机制。线粒体是参与抑郁症发生复杂信号通路调控的重要因素,但是与抑郁症病因的关联机制仍然没有研究清楚。因此,从临床、小鼠和神经元细胞模型多个维度剖析线粒体的功能在抑郁症发生及调控中的作用机制显得十分迫切。

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为颉孝贤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脑健康研究院为第一单位。牛津大学Daniel C. Anthony教授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同时广州医科大学李则挚医生为本论文提供了经费资助和思路指导。本项目得到了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方资助。

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脑健康研究院简介

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脑健康研究院(Brain Health Institute at National Center for Mental Disorder,简称BHI@NCMD)是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获批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后,于2022年7月成立的聚焦脑健康研究的科研创新性平台,在本中心学科布局战略引领下,通过跨团队合作和学科交叉融合,汇聚医院临床研究、基础研究与工程技术应用转化资源,搭建具有整合与共享性的科研创新平台,为志向于脑健康科学研究的院内外科研人员,提供融动物基础研究、人的健康相关研究、新技术创新转化推动三位一体的支撑体系,助力国家脑科学研究与脑健康促进事业的发展。(来源: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编辑:林馥榆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