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市应急管理局公布的一份七死一伤车祸调查报告曝出司机患病、汽车超员、非法营运、低速行驶等问题。造成此次事故的原因之一是,驾驶人夏某罹患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俗称“鼾症”,下文简称OSA),引起日间病理性思睡,注意力不集中,以致反应不及时,最终酿成悲剧。医学研究显示,未经治疗的OSA患者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成倍数增长。此次车祸,为所有人敲响了警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一种睡眠时上气道反复塌陷、阻塞一起呼吸暂停和低通气,导致机体因缺氧而反复憋醒,干扰睡眠,长期可导致多系统器官功能受损。睡眠过程中呼吸暂停可持续10秒至3分钟(通常在30秒至60秒之间)。患者及家属能观察到的表现有,夜里呼吸暂停、打鼾、夜间呛咳、窒息等,白天则表现为思睡、睡后无恢复感、晨起头痛、难以集中注意力、记忆力下降等。该病多发于过度肥胖、患有高血压的中老年男性。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睡眠障碍诊治中心负责人苑成梅主任表示:OSA是一种被严重低估却危害巨大的常见睡眠疾病,想象一下:当你入睡后,支撑咽喉部的肌肉过度松弛,就像一扇失去支撑的门,空气无法进出,呼吸暂停由此发生,血液含氧量骤降,大脑在缺氧中迫使你短暂醒来重新打开气道,伴随一声响亮的鼾声或身体抽动后恢复呼吸……一夜之间,这种“窒息-憋醒”的循环可能上演数十次甚至数百次,你以为是睡了一觉,其实身体打了一宿的缺氧拉锯战。

罹患OSA,震天响的呼噜不仅不是“睡得香”,大量研究证实它会引发多种严重疾病。主要分为几个方面:

心脑血管的“定时炸弹”:美国心脏协会已明确将OSA列为继发性高血压的主要病因及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高血压的“顽固帮凶”:《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重磅研究指出:中重度OSA患者患高血压风险是普通人的3-4倍!夜间反复缺氧和憋醒,强烈刺激身体分泌压力激素,导致血管持续收缩、血压居高不下。

心梗、脑梗的“隐形推手”:缺氧损伤血管内皮、激活炎症风暴、促进血栓形成。国际顶级期刊《循环》和《欧洲心脏杂志》证实未经治疗的OSA显著增加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和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风险增加2-4倍)。

搅局代谢健康

糖尿病的“难兄难弟”:OSA患者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血糖更难以控制。夜间缺氧干扰胰岛素正常工作,导致“胰岛素抵抗”。

肥胖的“恶性循环”:OSA与肥胖相辅相成,颈部脂肪堆积加重气道阻塞;而OSA导致的瘦素分泌减少使人更易发胖。

严重干扰日间功能

思睡困倦:这是患者最痛苦的感受。由于整夜睡了个“假觉”,深度睡眠缺乏,出现白天难以抗拒的思睡。类似开会秒睡、等红灯犯困、甚至开车打盹——OSA患者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是常人的2-7倍,被称为“马路隐形杀手”。

注意力涣散,记忆力滑坡:丢三落四、反应迟钝,长期缺氧损害大脑,影响注意力和记忆力。

情绪低落,焦躁易怒:《临床睡眠医学杂志》研究指出OSA患者患抑郁症、焦虑症的风险显著升高。

其他潜在损害:肝功能异常、肾功能损伤、性功能障碍、胃食管反流、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等。

综上所述,如果您或枕边人有以下情况,请务必提高警惕:

鼾声如雷,且忽高忽低、时断时续(打一阵呼噜→突然没声了(憋气)→猛吸一口气或翻身后再打呼噜);

家人观察到睡觉时呼吸停止十几秒甚至更久,脸憋得发红/发紫;

白天犯困:即使前一晚上睡了7-8小时仍困倦不堪,开会、看书、坐车时不可控制地睡着;

夜尿频繁(>2次/晚);

晨起头痛、口干舌燥;

注意力难集中、记忆力变差、脾气暴躁。

高危人群画像:即使没有上述症状,也要警惕以下高危因素:

肥胖(尤其脖子粗短):男性颈围>43厘米,女性>40厘米;

中年男性、绝经后女性;

面部结构“短板”:下巴后缩(小下颌)、大舌头、大扁桃体/腺样体(儿童常见);

长期烟酒不离手;

家族中有人打鼾或确诊OSA。

当然,仅凭以上症状并不能确诊,科学诊断的“金标准”是睡眠监测。可以在医院或家中完成。

多导睡眠监测(PSG):在医院睡眠中心睡一晚,全身连接多个传感器,全程记录脑电、眼动、肌电、呼吸气流、胸腹运动、血氧、心电、腿动等。它能精确计算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全面评估睡眠相关疾病及严重程度。

家庭睡眠呼吸暂停监测:适用于高度怀疑中重度OSA且无严重心肺疾病的患者,设备更简便(主要监测呼吸、血氧、心率等),可在家完成,是初筛的好帮手。但最终确诊还是要到医院就诊,必要时再做一次PSG.

如果确诊了OSA,想重获酣畅睡眠与健康,关键在于早发现早干预!目前,临床上主流治疗手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生活方式调整(基石,人人适用!)

减重:对超重/肥胖者,减重是改善OSA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侧卧睡眠:以右侧卧位为佳,利用重力减少舌根后坠(可在睡衣背部缝个网球提醒);

戒烟限酒:烟酒会麻痹咽喉肌肉,加重气道塌陷;

慎用安眠药/镇静剂:遵医嘱,在精神专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此类药物,它们会让喉咙肌肉更“松懈”,做好定期随访和复查。

无创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辅助疗法(CPAP-黄金首选)

中重度OSA的一线治疗方案。睡觉时戴上一个连接小型呼吸机的面罩/鼻罩,机器持续输送温和的气流,像“无形的支架”撑开塌陷的气道,立竿见影消除呼吸暂停和缺氧。大量研究(如里程碑式的SAVE研究)证实:坚持使用CPAP能显著改善嗜睡、降低血压、减少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口腔矫治器(轻中度或CPAP不耐受者的选择)

由口腔科医师定制,睡觉时佩戴,通过前移下颌或稳定舌头来扩大咽喉空间,适用于轻中度OSA或下颌后缩者,需定期复诊调整。

外科手术(针对特定结构问题):

解决明确的解剖阻塞(如巨大的扁桃体/腺样体、严重的鼻息肉/鼻中隔偏曲、明显的小下颌畸形)。

此次车祸的悲剧,是OSA无声威胁的血泪印证,认识它,是守护健康的第一步,如果上文描述的症状让您或家人感到熟悉,请不要犹豫,及时到正规医院的睡眠中心、神经内科、呼吸科或耳鼻喉科就诊。一次简单的睡眠监测,可能为您扫除健康隐患,改写生命质量。别让静夜中的“隐形杀手”,成为生命乐章中不该出现的休止符。(来源: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编辑:林馥榆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