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东平湖畔,京杭运河汤汤南下。随着一声声汽笛长鸣,船只驶出千年运河通航最北端——泰安港,泰安日报社、泰安市交通运输局共同组建的融媒报道团队同步沿运河南下,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记录和展示泰安市“通江达海 千里畅行”的航运盛景。
绵延3200公里、流淌2500多年,古老大运河,再展新画卷。泰安市委书记杨洪涛一直高度重视京杭运河通航及泰安港的成长发展,要求聚焦港航联动、产城融合发展,推动港口与腹地产业板块高效协同、双向联动,吸引加工制造、物流商贸、供应链金融等产业聚集成群,加快泰安港由运输港向金融港、贸易港、生态港转型升级。
近年来,泰安市发挥“京杭运河通航最北端、与瓦日铁路交会”的独特优势,与境内的济广高速、泰东高速、德郓高速等形成“公铁水”多式联运格局,构建起上承“晋陕蒙”能源基地、下达长江经济带的大物流通道,不临江不靠海的泰安也实现了通江达海。东平县委县政府将港航物流业作为县域特色优势产业倾力打造,全面开启“运河通、东平兴”的时代新征程。泰安市交通运输局推动港航实现跨越发展,取得2000吨级船舶通航、万吨大列进港口等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建成山东省首个内河自动化散货码头和大件运输特色港口,铁路、水路集装箱运输实现“双零”突破。今年1-7月份,泰安港完成吞吐量297.92万吨,同比增长485%;集疏运量1080.82万吨,同比增长271%;集装箱456标箱;吞吐量、集疏运量增幅居山东省内河首位。
“通江达海 千里畅行”大型融媒报道活动启动,泰安日报社、泰安市交通运输局共同组建融媒报道团队,以车船同步、交错前行的方式,从泰安港出发一路南下,追随南下货运船只,深入枣庄港、徐州港、淮南港、扬州港、镇江港、苏州港等,沉浸式体验、行进式采访,采用“直播全景化、视频轻量化、数据可视化”方式予以呈现,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展示泰安港建设及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巨大变化,泰安市“通江达海、多式联运”的探索实践,以及加速融入“一带一路”,南向长三角、北向京津冀、西向晋陕蒙的战略布局,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的重要贡献。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