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上午,庞阿姨提着一袋樱桃急匆匆赶往胜利油田滨州服务协调中心员工服务大厅,到了大厅直奔业务员张强的工位。让庞阿姨失望的是张强去查体了。不能当面道谢,庞阿姨把樱桃放在了大厅一角的茶歇间,拿出手机给张强微信留言。

业务员们有条不紊地为员工群众讲解政策、办理业务,谁也没有注意到这一幕。将近十点半,业务员王瑞的工位前已经无人排队,于是到茶歇间倒水喝,发现了一袋樱桃。

10点27分,张强查体结束看到了庞阿姨的留言说,“买的樱桃给你们大家的,辛苦你们了。”张强赶紧来了个三连回:“啊,这怎么能行?”“阿姨可不能这样”“我们这是本职工作”。

去年的一天,因为外孙女患有一种常见慢性病和一种罕见病,庞阿姨来到大厅报销医疗费。一边办理业务,张强看似随口问了一句,“阿姨,您办理慢性病备案和家庭互助保险了吗?”

“听你们政策宣讲的时候说过,我年纪大了,不清楚什么时候能用呀!”张强立即帮她办理了这两项业务,为老人减轻家庭负担。为了让老人少跑路,张强还主动加了庞阿姨的微信,为她解答各种问题,收获了老人的信任和感谢,“一次次麻烦你帮我,没有你我真不知道怎么办,谢谢!”

“庞阿姨和我们业务员之间的感人故事,源自我们推行的‘多问一句’机制。”大厅负责人范立霞说,虽然我们在政策宣讲上做了大量工作,但还是出现“知道政策,但到了事儿上不知道怎么用”的现象,“看似不经意间多问一句,能为大家伙解决大难题。”

“逐渐成为一种潜在的工作习惯,每次用油田的好政策为他们减轻家庭负担,既心疼他们,又替他们高兴。”说到动情处,王瑞哽咽。

一位退休职工办理二次报销时,王瑞凭借多年护理工作经验问了一句,“检查的项目多吗?”这位师傅回答说,“看病花了不少钱,一些检查费用还不能报销。”王瑞立即让他拿来资料按照规定把一些检查项目按照重病进行办理,报销费用近万元。

“心里既装着业务知识,更装着员工群众”。在员工服务部党支部书记卜朝霞看来,看似不经意的“多问一句”背后,是业务员们精湛的业务能力和对员工群众的感同身受。因此,员工服务大厅被大家称为“解忧杂货铺”,“来一次出乎意料地办成好几件事,真好!”

今年5月,一名职工前来大厅办理尿毒症的医疗报销,业务员谷楠随口问了句,“您申请过互助保障重疾理赔吗?”这位职工愣了,“还有这回事?”谷楠立即帮他整理材料,没几天就有5万元理赔款到账。肾移植手术后,又多报销了7万元。这名职工特意送来锦旗:暖心服务、重燃希望。

据统计,员工服务大厅通过“多问一句”,主动发现并解决潜在困难17起,涉及报销金额近百万元。“积极帮助员工群众对政策实现应享尽享,既给他们带来实惠和利益,也是自我价值的实现。”王瑞说。

6月15日上午,张强和家人一起到书店为庞阿姨9岁的外孙女选购了课外读物,“放在大厅,等阿姨再来的时候,连同我们工作人员的祝福一起带给孩子。”(庞世乾 尹霞)

编辑:刘佳音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