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是发展的源动力,而标准化则是好产品的保障和支撑。近年来,青岛市崂山区坚持创新与标准“两条腿走路”,积极打造支撑平台,努力把高科技、高质量的产品优势,更快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让好技术变成好产品,好产品闯开大市场。
在青岛青源峰达太赫兹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人员正在使用自动随形太赫兹无损检测系统对发动机叶片和管材进行扫描。太赫兹波具有指纹性、穿透性、安全性等特征,可实现样品成分分析或定量测量,其测量精度远超目前的涡流检测以及超声检测。
得益于多年深耕太赫兹技术领域,青源峰达公司已手握60多项发明专利,技术研发覆盖航空航天、安检设备、新能源电池研发等多个重要领域。然而,由于此前缺乏统一的国家标准,这条新赛道一度“无规可循”。为掌握产业竞争“话语权”,今年,青源峰达公司积极参与《无损检测绝缘材料太赫兹检测方法》国家标准制定工作,填补国内空白。目前,这项标准已进入批准阶段,预计年底前将正式发布。
制定标准,不仅是规范国内市场、掌握主动权的关键,更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参与全球竞争的“通行证”。前不久,国际电工委员会正式发布的《多筒洗衣机性能测试方法》国际标准,就由驻区企业海尔集团牵头主导制定。这标志着中国家电行业在国际标准领域取得又一重要突破,也是崂山企业从填补国内标准空白到主导国际规则制定的生动实践。
当前,“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正成为创新路径和行业共识,但在现实中,“重研发、轻标准”仍是不少初创企业的共性短板。为此,崂山区主动作为,联合高校、院所、企业和标准化机构组建协同创新联盟,汇聚各项核心资源,推动科技创新与标准化深度融合、加速落地。
科技创新与标准化相辅相成,才能行稳致远。崂山区通过搭平台、给政策、建体系,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力。截至目前,全区主导和参与制定国际标准148项、国家标准940项、行业标准239项,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超200件,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强劲动能。(来源:崂山区委宣传部)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