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说咱家乡好,得儿哟依儿哟……”响亮的歌声从曲阜市息陬镇北元疃村的景泰文化广场里传出,孩童在草丛嬉戏,几位老人们在长廊里下着象棋。绿树成荫,天蓝水绿,一片生机勃勃的乡村景象。

走进全国文明村——曲阜市息陬镇北元疃村,映入眼帘的是古香古色的牌坊,牌匾上“北元疃”三个大字入木三分。放眼望去,村庄道路干净整洁,院落焕然一新。昔日那个生活垃圾随意丢弃、河流水质恶化、农田化肥农药过量使用的“脏乱差”问题村庄,经过持续“美颜”,实现了华丽的转身,成为曲阜市的“明星村”。

村庄俯瞰实景

“老百姓过去求‘温饱’,现在盼‘环保’,生态环境提质既是农村群众身边事,更是心头事。”息陬镇北元疃村党支部书记张佃壮说道。

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保护好生态环境,提高农村环境质量,北元疃村在济宁市生态环境局曲阜市分局指导下,科学谋划研究方案,投资268万元,采取“管网收集+站点处理+表流湿地二次净化”的建设模式,建成具有日处理200吨污水能力的一体式污水处理站、覆盖全村的配套污水收集管网,村内生活污水经户内一级沉淀池过滤后,由污水处理管网收集后汇入村庄污水处理站集中处理。与此同时,对污水处理站周边的环境进行了美化、亮化,提升改造生态圈。如今,这里绿草织碧毯、流水绕亭阁,污水处理站成了一个村民休闲漫步的湿地公园。

村内文化广场一角

不仅如此,北元疃村在村庄建设过程中,坚持一体推进环境综合治理攻坚,强化面源污染治理,积极推广秸秆还田技术,截至目前,全村秸秆还田率100%;村庄已接入天然气管道,并为每户配装有壁挂式天然气取暖炉;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每亩节省化肥使用量10千克、农药15克;畜禽废物和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率达100%;依托第三方,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率100%,农膜回收利用和包装废弃物集中回收处置率100%。

村民们说,近几年村容村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庄干净,家家户户的居住环境也有了很大改观。目前全村常住300多户人家,被评选为“美丽庭院”的有145户。

人工湿地实景

息陬镇北元疃村的生态环境提升,是曲阜市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的典型缩影。近年来,曲阜市采用“生态农业”的绿色发展模式,有效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并积极强化政策支持与引导,激发群众参与生态建设的内生动力,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为群众参与生态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和激励机制,促进了内部的团结协作和共同发展。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市生态环境局将继续坚持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贯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全过程,在乡村生态振兴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以更加坚定的步伐建设山更青、水更绿、农民更富裕的美丽宜居村庄。”济宁市生态环境局曲阜市分局局长何洪军表示。 (孔雅玮 盛夏)

编辑:唐磊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