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济南高新区巨野河街道创新实施“党员联系户”机制,通过制度化设计、精细化实施、常态化服务,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提供鲜活样本。

创新机制,从“旁边站”到“主动干”

去年10月,李家寨村率先开展街道“党员联系户”试点工作。按照“就近就便、分类联户、动态管理、全面覆盖”原则,该村确定联户155户、567人。通过“双向选择”方式,由党员自行选择联系住户,或由党支部指定联系户,将党员与群众联系起来,确保每名党员都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任务。试点期间,广大党员定期到联系户家中走访,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党员联系户”试点工作取得实效。

精细落实,从“软要求”到“硬标准”

在试点成功基础上,今年3月,街道召开工作动员部署会,全面推广“党员联系户”机制。

借鉴试点村前期积累的经验做法,提炼“1+N”结对工作法,制定印发《巨野河街道“党员联系户”工作实施方案》《巨野河街道“党员联系户”工作配档表》,围绕“组织部署、集中走访、总结提升、持续深化”四个阶段,进一步明确工作内容、完成时限和责任部门,有力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与此同时,街道梳理联户台账、服务手册、工作制度、工作职责、公示牌等八项标准化模板,为工作开展提供清晰指引。各管理区(社区)统筹指导村(居)党组织推进工作并做好审核把关;各村(居)党组织指定专人负责,及时在“党员联系户工作群”更新推进情况动态表,确保各项任务有序进行、工作动态及时反馈。

据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党员联系户”机制启动以来,党员每月走访一次联系户,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群众的生活状况、实际需求。当群众反映问题时,党员要认真记录、建立台账、及时回应,用一件件实事的办理成效,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党的关怀就在身边。

为进一步压实责任抓落实,4月份,巨野河街道深入各管理区(社区),与各村(居)党组织书记座谈,重点讲清“党员联系户”工作的意义、职责及制度要求;进一步明确入户要求、手册填写规范、记录内容提报方式、群众反映问题处理进度反馈机制等,确保每名联户党员知晓“为何干、何时干、干什么、怎么干”,并针对工作进展及实际困难给予指导。

图片

维修路面解民忧铺好群众“安心路”

截至目前,辖区1435名村(居)党员和23名非党员村干部参与联户,共结对14379户。广大党员立足政策法规宣传、社情民意调查、群众工作监督、发展党员推荐、民生实事帮扶、环境卫生守护、文明新风传播、风险隐患排查、矛盾纠纷调解等11项工作职责,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实现联户全覆盖,真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实效见证,从“管理端”到“共治圈”

图片

“大姐,最近身体状况怎么样?能简单活动一下吗?”近日,在李家寨村村民景大姐家中,山东省立医院的专家为行动不便的她进行入户评残。去年年初,景大姐因“三高”引发脑梗,家庭陷入困境,家属评残需求迫切。联户党员刘宝成在走访中得知此事,立即摸清情况。经党支部与办事处残联协调,第一时间为景大姐落实“残疾人一件事”服务。

机制的生命力在于解难题、惠民生。“党员联系户”行动实施以来,街道联户党员坚持“联有记录、事有回应”,严格落实“八必访”:遇不满情绪、突发事件、矛盾纠纷、红白喜事、生病住院、生活困难、信访苗头、违法违纪必上门;对困难家庭、重病患者、空巢老人等重点户,月月必访。

民情民意经党员收集梳理后,提交村“两委”会议商议,构建起“党员上门问事、户组梳理提事、支部研究议事、干部领衔办事,群众反馈评事”闭环机制,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党员联系户”机制运行以来,巨野河街道累计排查解决矛盾纠纷42件;收集群众诉求1345个、群众困难问题46个,正根据台账逐个整改销号。

图片

从“制度上墙”到“服务上门”,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判”,巨野河街道以“党员联系户”为支点,撬动基层治理从“管理”向“共治”转型。一次次走访传递深情,一本本手册记录温度——这张日益紧密的党群“连心网”,正成为新时代基层善治最温暖的注脚。(来源:济南市高新区)

编辑:唐磊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