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知识产权保护正以令人瞩目的“加速度”,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成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关键支撑力量。
“多亏了山东省市场监管局牵头建立的机制,以及山东省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接申即办’服务!” 一家通过山东省药械集中采购平台开展业务的医药科技公司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此前我们的新药在集采平台突然遭遇侵权质疑,当时情况十分紧急,大家都忧心忡忡。没想到保护中心仅用2天就给出权威判定,帮助我们澄清了事实,这才避免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企业负责人口中的高效服务,源于山东省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2024年度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典型经验做法——“接申即办,快速解决药品集采挂网侵权纠纷”。近年来,山东省积极响应《国家知识产权局 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加强医药集中采购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省内相关部门迅速行动,山东省市场监管局与山东省医保局签订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框架协议。山东省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受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委托,为省药械集采平台纠纷处理出具侵权判定参考意见,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面对纠纷线索,该中心严格落实相关要求,迅速启动专业研判流程,短短2个工作日内,就能出具技术意见书,为平台公正处理纠纷筑牢坚实根基。
这不过是山东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全方位服务产业发展的一个鲜活实例。2024年以来,山东省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不断创新进取,在联动协作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通过加强与公检法司等部门的协同联动,全年开展联合行动达10次,为72起行政裁决案提供专业的咨询意见,调解纠纷176起,构建起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让侵权行为无处藏身。同时,该中心将国家级试点与“五级联动”工作机制深度融合,借助这一创新工作做法,为九阳、新华医疗等众多企事业单位提供优先审查65件次,帮助企业挽回的损失多达上百万元。这一举措大大减轻了企业的维权负担,有效地激发了企业的创新积极性,让企业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创新研发之中。
“能够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典型经验,这既是对我们过去工作的一种肯定,更是激励我们继续奋勇前行的动力。”山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主任章长勇表示,未来将从三个方面持续深入开展工作。一是强化技术赋能,充分发挥保护中心专利预审人才和专业优势,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提升知识产权风险精准预警与应对能力,为创新成果提供更严密的守护,让企业的创新成果得到充分保障。二是推动服务下沉,积极对接省市县市场监管部门的系统优势,将“接申即办”服务延伸至产业一线,让企业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效的知识产权服务,切实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三是巩固联动效能,进一步深化与公检法司等相关部门的横向协同,建立常态化沟通协作机制,致力于打造响应迅速、服务精准的知识产权保护“山东样板”,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山东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保护处处长、二级巡视员赵艳也指出:“快处药品集采挂网侵权纠纷等创新实践能够成功入选,充分表明山东在知识产权协同保护领域的探索是卓有成效的。这不但打通了保护链条,而且极大地激发了经营主体的活力。”
展望未来,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将积极推广这些宝贵的经验做法,进一步强化跨部门协作,着力打通知识产权全链条的堵点和痛点,探索更多创新模式与路径。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高质量发展培育创新的沃土,使知识产权成为推动山东经济发展的关键引擎。(来源: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