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遗存是城市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丰富城市肌理、培育人文情怀的资源。一个个厂址、一座座矿山、一部部机器都可以讲述一段生动的往事。近年来,邹城在城市建设中将工业遗存创新打造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聚集区、文化旅游的热门打卡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盛夏时节,位于邹城市石墙镇的绿鑫春东方乐园水上项目开门纳客,为市民开启夏日清凉之旅。该项目总投资3.1亿元、占地4.5万平方米,是集“吃、住、行、游、娱”于一体的综合性文旅项目。山东绿鑫春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房志强说:“这个项目能带动周边4个村庄年增收超200万元,新增500个就业岗位,助力村民人均年增收约4万元。我们的目标是打造鲁西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休闲娱乐产业园。”据了解,该游乐园的前身是一个废弃矿坑。项目负责人任仲国介绍说:“像水上乐园和无动力乐园,都是直接在废弃矿坑上建起来的。这样做,一方面大大节省了矿山修复的成本,另一方面,真正把废地变成了宝地,实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黄昏来临,家住泰和领袖城的秦大爷总要到家门口的铁合金1971工业遗址公园逛一逛。“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么好的环境,在这里遛弯习惯成自然喽。”说起现在的生活,老秦一脸幸福。

秦大爷所说的铁合金1971工业遗址公园是鲁西南第一座工业遗址公园,被评定为山东省工业遗址。1974年建成投产的铁合金厂,鼎盛时期可实现年产生铁10万吨,锰铁4.5万吨,焦炭10万吨,水泥5万吨,年发电量2063万千瓦时,是我国最重要的锰铁生产基地之一,高峰时产量占全国七分之一,为中国铁合金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09年,这座书写着历史文化名城工业精神的铁合金厂光荣完成其历史使命。遗址公园通过保留城市工业遗址、采用微介入的设计手法,最大限度保留工业风貌,形成工业文化展厅、工业遗存再利用、生态公园全民秀场三大城市更新场景,实现文脉的传承、遗址的利用、活力的再造、城市片区的功能整合,服务周边6万多市民群众,形成了留存工业记忆、记录城市发展、展示民生服务品牌的重要窗口。

近年来,邹城紧紧围绕建设“人民满意城市”目标,高标准推进城市更新、生态修复、设施配套、项目攻坚,开展“筑牢基础、拓展空间、提升品质、完善配套、丰富内涵、精细管理、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等攻坚行动,进一步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启动实施了一大批重点城建项目。铁合金1971工业遗址公园正是邹城贯彻“片区谋划、设施先行、风貌保护、以人为本”等新发展理念,全力突破老城区片区改造,加快有机更新、打造品质城市结出的一个硕果。

从激昂的工业旋律到舒缓的生态和声,工业遗产是工业文明的见证、工业文化的载体,它见证了邹城现代工业化的发展,又重新融入到城市发展的轨道中,在城市更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新的生命力,一条条“工业锈带”变身为“生活秀带”,扮美滋润了这座不断发展、创新前行的城市。(来源:邹城宣传部)

编辑:李舜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