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济南8月28日消息(记者程立龙)“2021至2024年,济南起步区(直管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01.7%,工业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8月28日,在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韩瑜介绍,起步区获批设立四年多来,聚焦济南“工业强市”战略,围绕主导产业方向,培育壮大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优质产业建链成群,正在成为全市工业领域新的增长极。
发布会现场(央广网记者程立龙 摄)
韩瑜透露,在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域,起步区招引落地了一批省、市重大项目,逐渐发展成为“工业强市”的硬核支撑。新培育主导产业累计贡献产值近千亿元。去年落地的山东能源钙钛矿光伏电池项目已建成100MW中试量产线,技术水平达到行业一流,填补了长江以北平米级钙钛矿光伏电池研发制造领域空白。国家电投黄河流域氢能产业基地项目,年产能各1000台(套)的水冷发电燃料电池、水冷车用燃料电池、空冷燃料电池及系统三条生产线全线有序运行,搭载起步区燃料电池的商用车已推广至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区,氢能应用场景持续扩大。
作为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国家级功能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未来产业方面也取得了亮眼的成绩。起步区经济发展部部长牟晓丽表示,起步区从产业体系构建、重点项目服务、绿色用能保障三方面,着力推动全区产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顶层设计,明确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制定起步区《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产业机会清单》等政策文件,构建了起步区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强化服务保障,加快产业项目投产达效。出台起步区《进一步优化项目全生命周期推进服务机制工作方案》,提升项目全流程服务水平,有力保障了重点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工程、山科人工智能和高端装备产业科技园等产业项目配套设施建设。强化绿色转型,筑牢高质量发展底色。获批省级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试点、省级绿电产业园试点,以及全省唯一综合智慧能源试点。
此外,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产业促进部部长景旭东介绍说,结合发展实际,起步区确定了工业领域“5+2”主导产业链条。其中“5”是济南市13条产业链中的新能源装备、高端数控机床与机器人、专用装备、人工智能产业,“2”是起步区的特色产业链,包括能源供应、核技术应用。目前,起步区已分别制定行动方案,逐个产业梳理“链主”企业、关键配套企业、核心产品技术、重点推进项目等清单,分门别类出台了具体举措。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