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北皮子剪作面,枣槐桑木裁成片,扎鼓腔,上鼓胆,蒙鼓皮,铜钉嵌,鼔声隆隆催日转 ”。

一群调皮的孩子模仿爷爷制鼓、打鼓,那响彻云霄的“七卜隆咚锵”是爷孙之间的天伦之乐,也代表了爷爷的殷殷匠心。育传承,是新一代对技艺的相续传承,这是我们引以为傲的文化名片,更是充满美好,承载智慧和向往的中国梦。

2022年春节后,滨州市竹丽舞蹈艺术公社负责人朱丽了解到,惠民县魏集镇有一项将要面临失传的手艺——踩鼓,于是她决定到当地采风。她发现,踩鼓手艺失传主要是因为现代人们的娱乐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秧歌等传统表演艺术形式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减少,年轻人都选择了出去打工,老人留在家里种几亩地,一年下来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有时间做几个鼓,可没有销量。

面对这种情况,朱丽决定以此为题材,又多次去实地采风,创编了《七卜隆咚锵》。作品用舞蹈的形式,把制鼓过程演绎出来。同时,作品也将山东阳信鼓子秧歌的元素运用到舞蹈编创中。朱丽希望通过作品让孩子们知道自己的家乡还有传承了几百年的手艺,也希望能推广家乡的非遗产品,让更多人知道。

经历了近一年的创编和排练,《七卜隆咚锵》以独特的创编思路与舞台呈现入围了山东省第十四届“小飞天”奖儿童舞蹈大赛的终评,并获得了一等奖。

惠民县的踩鼓手艺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提起惠民县的踩鼓,不得不提魏集镇的踩鼓刘村和淄角镇的踩鼓宋村,用村子里老一批手艺人的话说,他们的鼓声响遍了全世界,这两个村子也因为鼓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

皮鼓踩制是一个非常繁琐的过程,它的用料和工艺都非常讲究。鼓腔需要用槐木和桑木作原料,加工成鼓腔板后放在炉子里烤干。鼓面的皮子主要采用鲁北黄牛的新鲜生牛皮,在水里浸泡24小时后,再将皮上的余肉和毛刮掉,剪裁成样。做鼓的工序同样复杂:从画鼓腔到拼接鼓身,从刨平鼓腔口到蒙鼓皮,从安好踩鼓架到踩鼓,每道工序都要精益求精。踩鼓工序不仅重要,而且格外有趣,人站在鼓面上用脚反复踩,让鼓皮松弛,然后勒紧皮子继续踩,反复数次,直到鼓面绷紧为止。这样做出来的鼓音质清脆、洪亮,带有金属的感觉。

踩鼓宋村的踩鼓艺人宋光福回忆,他祖辈五代以制鼓为生,过去一进入腊月,他们一家人就齐上阵,赶制春节的订单。对于像宋光福这样的踩鼓艺人来说,“制鼓”在他们心中有着沉甸甸的份量,在这项从祖辈传下来的手艺里,还有他们与祖辈之间那种无法言说的交流。

滨州市竹丽舞蹈艺术公社连续参加四届“小飞天”奖儿童舞蹈大赛,2016年的舞蹈作品《海阳俏丫头》获二等奖,2018年舞蹈作品《孤独的爆米花》获一等奖,2021年舞蹈作品《一谷千滴汗》获二等奖,2023年舞蹈《七卜隆咚锵》获一等奖。2004年开始,14次参加山东省青少年舞蹈大赛,37个作品获一等奖和金牌指导教师奖。

编辑:刘博伦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