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枣庄10月18日消息(记者李舜)在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冯卯镇,总面积16.7平方公里、总库容2.47亿立方米的岩马湖,不仅是守护一方安澜的国家大型水利工程,更是驱动乡村振兴的核心引擎。从1958年建设至今,这颗“山乡明珠”历经六十余载蝶变,以生态改善为基石,串联起产业繁荣与民生幸福,书写了“一湖碧水润万家”的动人篇章。

市民在岩马湖边休闲(央广网记者 李舜 摄)

枣庄市山亭区冯卯镇党委书记张松青介绍,上世纪八十年代,岩马湖开始发展网箱养殖、采砂洗砂产业,虽一度成为库区群众脱贫的“门路”,却也让水库生态亮起红灯,水质从Ⅱ、Ⅲ类骤降至Ⅳ类,水体富营养化严重。2013年,冯卯镇党委牵头,联合19个库区村党组织打响生态保卫战,大力实施网箱清理和沙船取缔等行动,共清理4.8万架网箱,取缔100多只沙船,实现“由乱到治”,还岩马水库“一湖碧水”。如今,这里不仅是国家水利风景区、省级湿地公园,更成为“山东最美湿地”,库畔白鹭群集,“岩马夕照”成为枣庄市八大自然景观之一,生态红利持续释放。

“岩马夕照”成为枣庄市八大自然景观之一(央广网发 枣庄市山亭区冯卯镇供图)

生态复苏激活了产业发展的“一池春水”。2015年,19个库区村党支部联建洪旺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创新“党支部牵头+合作社自主经营+股民监督”模式,推行“零投饵”生态养殖,投放鲢鱼、鳙鱼等净水鱼类,既净化水质,又提升水产品质,年捕捞成鱼200万斤,经营收入超2000万元,累计为2.4万群众分红1000余万元,村集体年均增收6万余元,真正实现“水产资源变资产、库区群众变股民、渔业产值变红利”,合作社也获评“全国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依托水库优质水源,特色农业与文旅产业同步崛起。冯卯镇发展4万余亩甜桃基地,年产鲜果10万余吨,年产值达8亿元,13家果蔬仓储冷藏企业、4处果品批发市场让“冯卯甜桃”畅销大江南北,该镇也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在文旅领域,30公里环湖观光绿道串联起独古城、九曲花海等9条精品赏花线路,12处网红打卡点与22处主题民宿相映成趣,吸引大量游客,让古村落焕发新生。每年桃花节、捕鱼节如期而至,环湖半程马拉松、滑翔伞、露营烧烤等活动轮番上演,年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节庆活动”成功转型为“节庆经济”。 如今的岩马湖片区,已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

冯卯镇主题民宿之一(央广网记者 李舜 摄)

小李庄村作为移民村代表,依托水库发展果树种植、电商、民宿产业,村集体年收入达50万元,户均年收入超6万元,跻身“全国旅游重点村”;冯卯镇则获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省级旅游强镇”。从治水安澜到兴业富民,岩马湖以碧水为笔,在96平方公里的镇域大地上,持续绘就山水相依、人水和谐、产业兴旺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编辑:刘佳音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