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烟台11月20日消息(记者唐磊 见习记者郑芷南 实习记者师佳瑞)你知道如何在海上发射火箭吗?你知道载人飞船返回舱里是什么样吗?近日,央广网记者走进山东烟台海阳的东方航天港,实地探访国内首座商业航天海上发射母港,沉浸式体验航天科普馆。
阳光洒在初冬的海面上,泛起了层层金色的波光。前不久刚完成了一次发射任务的“东方航天港”号发射船,就停靠在岸边。烟台海阳,这座曾以“地雷战”闻名的海滨小城,如今多了一个“航天”标签。

“东方航天港”号发射船(央广网记者 唐磊 摄)
登上发射船,记者近距离接触了这位“火箭搭子”。甲板上的发射槽内,有发射火箭后留下的痕迹。“这没关系,每次发射任务结束后经过修复,就能投入下一次作业。”“东方航天港”号船长张玉增告诉记者。
“东方航天港”号搭载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海基发射姿态实时调控系统”,能在4级海况下精准完成发射,如同在“摇晃的摇篮里精准投飞镖”。“这艘船仅2025年就已执行多次发射任务,均圆满成功。”张玉增告诉记者,“发射前,我们把船开到指定海域后撤离。”接下来的发射工作,都由发射团队操控完成。顶层的船舱是“东方航天港”号的“大脑”,船员们在这里操控着这艘总长162.5米、载重2.2万吨的“航天重器”。

站在船上火箭发射区域远望船舱(央广网记者 唐磊 摄)
“东方航天港”号大副李骏,自“东方航天港”号投入使用后就在船上工作,“我们吃住都在船上,必须保障这艘船正常运行。”他坦言作为航天工作的一员,每次看到火箭发射,就感到非常自豪。
海阳东方航天港自2019年首次实现海上发射以来,已累计完成21次海上发射任务。在海阳近岸点位组织的发射任务,已实现火箭“出厂—转运—出海”2小时快速响应,可满足我国70%商业卫星入轨需求。

央广网记者戴着VR眼镜体验星际航行(央广网记者 唐磊 摄)
海滨的东方航天港科普馆,是海阳的热门“航天”打卡点,6大板块、60余项高科技展项,吸引着各地游客前来“追火箭、学知识”。戴上VR眼镜就能亲历17分钟星际航行,在火星勘探云驾驶舱感受红色星球的颠簸,或是在5D影院解锁壮观震撼的火箭发射过程……记者轻触屏幕,可以选择要发射的火箭、执行发射的船只等,各项要件“组装”完成后,就会模拟火箭发射场景。
采访当天,多批青少年研学团队在此参观。学生们操作模拟发射设备、聆听工作人员的讲解,沉浸式感受航天科技的魅力。“来这里让我们对航天有了全新认识。”来自北京的研学生告诉记者。

学生探索东方航天港科普馆内的太空育种展区(央广网记者 唐磊 摄)
东方航天港文旅综合负责人王一同告诉记者,“针对不同年龄段游客,东方航天港科普馆打造了定制化体验项目,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和众多因为航天事业来到烟台海阳的年轻人一样,王一同也深深地爱上了这个海滨小城,“在这里,我们既能追逐星辰大海,又有十足的烟火气,事业和生活都能兼顾。”
海阳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航天科普馆,海阳市还打造了航天大道精品旅游线路,将火箭制造、卫星产业及发射场等重要节点串联,为游客提供穿越时空的航天之旅。
火箭从海面上腾空而起,航天与文旅深度融合,让这条蜿蜒的海岸线有了更多可能。未来,将有更多火箭从这里腾空,也将有更多航天产业在这里扎根。
长按二维码关注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