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北京时间2025年7月7日将迎来今年夏季的第五个节气——小暑,悄然掀开了夏日的新篇章。古人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万物以各自的方式,迎候盛夏的热烈。

暑气蒸腾的时节,老祖宗的智慧藏在一碗一筷的饮食里,也藏在顺应天时的作息中。饮食五味之中,苦味或许不讨人喜,但中医认为,感火之气而苦味成,夏时心火当令,容易心火旺。苦味食物可入心经而降泄心火,心火去则神自安,所以在小暑节气不如试试这道菜:苦瓜炒鸡蛋,将苦瓜洗净切段与蛋液同炒,既能清热解毒,又能缓解暑热,这道菜看似寻常,却是夏日里的清热妙方。

若想给身体来一场全面的“消暑盛宴”,这碗传承千年的三豆饮必不可少。绿豆、赤小豆、黑豆在锅里同煮,绿豆清心火,赤小豆利湿热,黑豆固肾气,三种豆子在慢火熬煮中融成一碗绵密的汤水,既可饮汁也可以吃豆,舀一勺入口,暑气仿佛随着绵滑的豆汤一同化开,留下通体的舒畅。

午后犯困时,不妨给自己泡上一杯莲子菊花茶。晒干的莲子心与白菊在玻璃杯中舒展,沸水下注的瞬间,清香便迫不及待地涌了出来。莲心降心火,菊花散风热,茶汤在唇齿间流转,困意与烦躁也随之渐渐消散,只留一份宁静在心头。

当然,小暑的养生经里,还有一味不需烟火的“良方”——午睡。老人们常说“子午觉养元气”,午时阳气最盛,此时小睡片刻,如同给身体按下“暂停键”。闭目养神间,让上午的疲惫随呼吸散去,让午后的精力在沉睡中重新凝聚,待睁眼时,便能以更饱满的状态迎接炎炎烈日。

从元稹诗中的风雷竹韵,到檐下蟋蟀的避暑迁居;从苦瓜的清热解毒,到三豆饮的祛湿良方,再到养生良方午睡,小暑的故事里,藏着自然的节律与生活的智慧。暑热虽盛,却也不必慌张,顺应时节调整饮食,偷得半日闲眠,便能在这滚烫的夏日里,寻得属于自己的那一份从容与清凉。

监制:崔永刚

策划:程立龙 张子豪(实习)

设计:张子豪(实习)

编辑:唐磊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