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夏”大忙即将到来,为发挥机械化技术支撑和装备保障作用,助力全年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丰产丰收,省农业农村厅日前印发《2025年主要农作物“三夏”生产机械化技术指导意见》,围绕冬小麦、夏玉米、夏大豆等粮食和主要农作物,分别细化机械化生产各项具体技术措施,全面备战“三夏”生产。

根据技术指导意见,小麦机收宜在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进行,此时产量最高,品质最好。如急需抢种下茬作物,或收获易落粒品种,或出现折秆、折穗、穗上发芽等情况,应适当提前收获时间。如遇“烂场雨”等大范围长时间降雨,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雨前集中力量抢时收获,必要时可充分利用夜间作业,及时将小麦收获归仓。机收作业一般选用全喂入轮式谷物联合收割机,宜配置茎秆切碎和抛洒装置,为玉米等下茬作物贴茬直播提供良好作业条件。

播种玉米,优先选择气吸式精量播种、种肥同播、单体独立仿形的高性能播种机,推荐安装高精度北斗导航、播种监测等智能终端,以实现高质量机播作业。在小麦秸秆粉碎质量差的地区,可选择具有苗带清茬(或灭茬)功能的玉米精量播种机;在土层板结或带肥量大的地区,可选择深松多层施肥玉米精量播种机。

播种夏大豆,建议选择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机播种,一次性完成播种、侧深施肥、封闭除草、秸秆覆盖等作业。麦收后如土壤含水量在18%左右或出现10mm以上降雨,应抢墒播种夏大豆。土壤墒情差的地块,可选择造墒播种或播后喷灌补墒。有水肥一体化条件的地块建议“干播湿出”。(记者 毛鑫鑫)

编辑:唐磊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