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提升企业登记注册和市场监管领域行政许可服务质效,助力全市企业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滨州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在市县两级登记许可机关深入开展企业登记许可“三建一优”服务工作(建清单、建网格、建队伍、优服务),通过精准对接企业需求、细化服务“颗粒度”,推动政策落实更高效、企业办事更省心,为经营主体发展注入新动能。
聚焦重点,构建双层清单明边界
服务企业,首先要明确“服务谁”“怎么服务”。该局结合产业发展特点与登记许可职责,动态梳理形成《重点企业服务清单》,构建起“基础+重点”双层服务体系。清单重点覆盖两类企业:一类是发展型重点企业,包括重点项目配套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特色产业企业、上市公司(含本地上市及拟上市后备企业)、规模以上企业;另一类是许可类重点企业,涵盖食品、药品、工业产品、特种设备生产许可等市场监管领域持证企业。目前,全市已有441家企业被纳入清单管理。清单实行动态更新机制,根据企业经营状况、许可有效期、产业政策调整等及时增补调整,确保服务紧跟企业发展步伐。
织密网格,分类服务实现精准触达
为推动服务下沉、责任到人,该局结合企业分布密度,划分9个市级服务网格、55个县级服务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专门队伍,覆盖辖区所有企业日常服务需求。
针对重点企业,该局实行“分类入格+差异化服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食品生产持证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按行业类型纳入对应网格,享受“共性+个性”服务;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则被纳入“重点培育网格”,开通“企业发展诉求直通车”,由服务专员联合相关部门,专项解决并购重组登记、跨区域经营许可等复杂问题,并提供“历史登记档案查询+股权变更合规指导”等定制服务。同时,建立网格动态调整与跨网格协同机制,企业因地址变更、产业布局调整等情况可及时调整归属,确保服务不断档;通过网格联动共享信息,协同解决企业跨区域、跨类型需求。
建强队伍,专业支撑提升服务效能
服务好不好,关键看队伍。该局按照“网格企业数量+类型”匹配人员,市县两级组建64个服务专员队伍,采取“1对1”“1对N”模式,确保每个网格有专员、每家企业有人管。为避免“一人包太多”影响服务质量,明确每位专员服务企业不超过30家。同时,通过常态化培训提升队伍能力:市级开展专题培训2次,县(市、区)开展24次,内容涵盖政策解读、业务实操等,推动服务专员从“懂流程”向“精服务”转变。
优化服务,线上线下融合解难题
服务最终要落到解决问题上。该局坚持线上多维互动、线下精准攻坚,推动服务提质升级。
线上,依托微信群、远程指导等方式,向国企、上市公司等重点企业推送政策50余项,提供历史档案查询、疑难解答100余次;全面推广数字化电子营业执照,创新“电子执照+特色服务”模式,340项涉企服务事项实现“照码通办”,覆盖行政许可、政务采购等领域,纸质营业执照减发率达95.17%,切实为企业减负。
线下,结合企业需求开展多样化服务活动,从政策宣讲到问题攻坚,推动服务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靠前转变。目前,通过一系列举措,滨州市已初步实现审批流程更规范、服务半径再延伸、服务能力再提升,重点企业精准化、差异化服务成效显著。
“企业的事,就是我们的头等大事。”该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普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优化清单体系、完善网格服务、补强队伍能力,进一步扩大重点服务覆盖范围,努力打造‘清单清晰精准、网格高效分类、队伍专业过硬、服务优质暖心’的企业登记许可服务体系,为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辖区重点产业升级提供更坚实的支撑。”(记者 李伟伟 通讯员 刘学伟 师金琢)
长按二维码关注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