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济宁10月16日消息(记者李舜)在济宁市任城区喻屯镇,一道形似波纹的水闸矗立在洙赵新河的水面上,它便是完成拆除改建的洙赵新河湖口节制闸。该闸是洙赵新河汇入南阳湖的最后一道控制性闸口,既是鲁西南地区行洪排涝关键节点,也承担着守护南水北调东线调水通道水质的重任。

在济宁市任城区喻屯镇,形似波纹的洙赵新河湖口节制闸矗立在水面上。(央广网发 济宁市水利事业发展中心供图)

“这座水闸的前身是建于1995年的刘官屯闸。历经近30年的风雨运行,原闸已严重老化,在2021年被山东省水利厅鉴定为高危险等级的‘四类闸’,功能失效,安全隐患突出,亟需重建。”济宁市水利事业发展中心水利工程建设科工程师崔成浩告诉记者,为破解这一难题,济宁市城乡水务局积极争取政策支持,获得国债资金5500万元,总投资1.1亿元启动拆除改建工程,2023年10月完成立项批复后,于2024年1月30日正式开工。建设期间,各参建单位抢在2024年汛期前3个月关键期昼夜奋战,如期完成旧闸拆除与新闸主体建设,2025年5月顺利通过完工验收,确保工程及时发挥作用。如今,这座历经拆除改建的水利枢纽已正式投用,通过旧闸改造与智慧化升级,为区域水安全保障与水资源高效利用注入新动能。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改建不仅实现了旧闸“焕新”,更以智慧化建设为核心亮点,推动水利管理从“人控”向“智控”跨越。崔成浩介绍,拆除改建后的湖口节制闸建立了覆盖闸体、桥梁、机电设备的全生命周期智能安全监测系统。布设大量的传感器,将数据汇聚至智慧管理平台,通过AI大数据分析,实现超限自动预警,变被动维修为主动预测性维护,极大提升了工程的安全运行保障能力。

记者在现场看到,新闸引入无人机自动巡检系统,依托高清摄像头与多光谱成像仪,对水闸主体、河道护坡等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空中巡查,突破人工巡检时空限制。在新建成的集控式远程监控中心内,工作人员可实时调阅闸门状态、水位等信息,远程一键操控闸门启闭,提升应急响应效率;智能调度系统则如同“智慧大脑”,结合上游来水、下游防洪、生态补水、灌溉需求等多目标要求,并融合气象预报数据,自动生成最优水量调度方案,精准调控下泄流量。

智慧化管控的水闸启闭机控制系统(央广网记者 李舜 摄)

工作人员远程控制无人机巡检(央广网发 济宁市水利事业发展中心供图)

据悉,升级后的新闸为中型水利枢纽,设16孔、单孔净宽10米,具备双向挡水能力,工程设计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作为南阳湖的“守门闸”,能在南水北调调水期间快速拦截上游污染水体,保障调水水质;同时,其设计蓄水位33.99米,可蓄水1274.8万立方米,年灌溉供水量达3159万立方米,稳定满足下游6.58万亩农田灌溉需求,为粮食丰产筑牢水利根基。

这座完成拆改与智慧化升级的湖口节制闸,不仅消除了老旧设施隐患,更以多功能、智能化的全新姿态,成为守护国家战略与流域民生的重要水利屏障,标志着济宁区域水利管理迈入数字化、智能化新阶段。

编辑:刘佳音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