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济南8月11日消息(记者程立龙)8月10日上午,随着首批车辆驶入隧道,历经4年建设的济南济泺路北延黄河隧道正式建成通车。自此,市民从济南主城区到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驾车10分钟左右可达。
隧道鸟瞰图 (央广网发 刘福昌摄)
作为“万里黄河第一隧”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的延伸工程,北延黄河隧道先后下穿邯济铁路、鹊山水库,终点至国道308线,全长4328米,其中盾构段长2045米。隧道为公轨合建双洞隧道,上层为双向六车道公路,设计时速60公里,下层预留轨道交通空间,采用开挖直径15.76米的“黄河号”“泰山号”两台盾构机掘进施工。
施工方中铁十四局项目部现场负责人杜昌言介绍,针对施工中遇到的难题,项目团队联合高校开展了“超大直径泥水盾构长距离穿越大型水库”课题研究,研发了水下沉降自动监测装置,研制了可对水库冒浆等突发情况进行应急处理的“隔水帷幕”,总结并运用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穿越大中型水库成套技术。
编辑:刘佳音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