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济宁7月10日消息(记者程立龙)7月10日上午,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水文化论坛在曲阜尼山开幕。来自12个国家的60位专家学者分别以主旨演讲和圆桌对话的形式,聚焦“水文化与全球现代化”主题,围绕水文化与人类文明历史、全球合作共赢、人类命运未来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形成了一系列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价值的学术共识,为新时代水文化研究与全球水治理实践注入了新的思想动能。
水利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刘冬顺在致辞中指出,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首次设立水文化平行论坛,聚焦多元文明互鉴与水文化遗产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刘冬顺就保护传承弘扬水文化提出三点倡议:一是追溯江河文明之源,系统挖掘水文化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揭示水文化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二是丰富新时代水文化内涵,大力弘扬新时代治水的思路经验,凝练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理念,建构河流伦理,生产出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水文化作品;三是加强水文化交流互鉴,共享治水理念、治水方案、治水经验,深化互学互鉴,从不同文化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水安全挑战。
山东省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陈平在致辞时说,山东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水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千百年来,黄河文化、运河文化、海洋文化、泉水文化在这里兼容并蓄、相得益彰。近年来,山东着力加强水利遗产保护利用、深化水文化阐发传播、丰富水文化建设载体,齐鲁水文化的独特魅力、突出优势进一步彰显。山东将以本次论坛为契机,立足治水新实践,加快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先进水文化,为推进人类现代化进程作出更大贡献。
论坛主旨演讲环节聚焦“水文化与人类文明历史”“水文化与全球合作共赢”“水文化与人类命运未来”三个分议题。论坛总结阶段发布了《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水文化论坛倡议》,呼吁全球水文化界:尊重世界各国水文化的多样性,强化不同文明之间水文化交流互鉴,积极构建全球水文化共同体,以对话弥合认知差异,以保护传承历史文脉,以协作应对共同挑战,以创新开拓治水新途,让跨文化交流汇成合力,让多元水文化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本届水文化论坛为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首次设立,由山东省水利厅、济宁市人民政府主办,山东省水文化学会、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济宁市城乡水务局承办。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