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郯城恐龙足迹化石群中,4道平行的小型恐爪龙足迹,说明当时这里至少有4只小型恐爪龙在集体活动。 受访者供图

郯城恐龙足迹化石群中,一枚巨大的圆形蜥脚类恐龙足迹。邱明 摄
三年前偶然发现
去年正式开始考察
马陵山,横跨山东临沭、郯城和江苏新沂等两省的3个县,是一条低山丘陵,北南走向绵延60余公里,以形似奔腾的骏马而得名,是一处国家地质公园。马陵山上的金鸡岭以出产钻石闻名,当地居民曾在附近的地表先后发现了国内出产的两颗最大的天然钻石,分别重达281.25、157.786克拉。
2015年2月24日,农历大年初六,知名“化石猎人”、临沂大学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兼职教授唐永刚以及化石爱好者柳洋,从临沂驱车来到金鸡岭“寻宝”,他们原本打算看看这里还有没有钻石矿藏。“看到一个人工开凿的水塘,岸边是岩层,下去走了十几步就发现了蜥脚类恐龙足迹。”唐永刚谙熟各类恐龙足迹,此前在多地发现过恐龙足迹化石,而且马陵山区域也曾多次发现过恐龙足迹化石。
让唐永刚一行惊喜的是,经过简单清理,他们发现了近200个距今1亿多年前的白垩纪恐龙足迹化石,其中就有小型恐爪龙类足迹,以及留在岩石上清晰的雨迹、泥裂、水波纹等印迹。除此之外,4道基本呈直线并且往同一个方向前进的两趾型恐龙足迹引起了唐永刚的重视,“此前学术界对这类恐龙是群居还是独行存有争议,这片足迹有可能是该类恐龙群居性的直接证据。”
“当时不具备正式考察的条件,就先放了起来。”唐永刚介绍,这处恐龙足迹化石群紧靠村落,贸然考察既有可能得不出翔实的结论,还会导致化石遭受损坏。直到2017年4月,这个村落因当地发展整体搬迁。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邢立达副教授领队,临沂大学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教授王孝理和张军强、郭颖博士等组成团队,开始了对这处恐龙足迹化石群的共同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