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广交会接待216批外商,一举拿下110万美元订单!”在临沂罗庄区佳宇工艺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负责人廖大伟指着流水线上正在包装的柳编篮,难掩喜悦。这些融入罗庄非遗技艺的手工制品,即将搭乘货轮发往澳大利亚,成为海外市场追捧的“中国智造”代表。
作为深耕外贸领域的工艺品企业,佳宇工艺品以传承百年的罗庄柳编非遗技艺为核心,研发出脏衣篮、宠物篮、野餐篮等多元产品。“我们日均发出5个集装箱,日销售额稳定在3万美元左右。”廖大伟介绍,柳编篮依赖纯手工制作,叠加原材料成本上涨,定价虽高于同类塑料产品,但凭借独特优势在海外市场站稳了脚跟。
产量有限、价格偏高的柳编,为何能征服海外消费者?答案藏在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中。“第一次参加广交会时,我们带了多款产品,没想到脏衣篮成了‘爆款’。”廖大伟回忆,经与外商沟通得知,欧美不少家庭依赖社区集中洗衣服务,耐用便携的脏衣篮成为刚需。这一“意外发现”让企业坚定了“按需研发”的思路——针对欧美野餐文化,联合本地餐具厂商推出配套餐具的野餐篮;瞄准中东地区特殊养殖需求,设计大容量宠物收纳篮,如今仅脏衣篮就占据企业出口总量的七成,畅销美国、澳大利亚及欧洲多国。
环保与耐用的核心优势更让柳编篮脱颖而出。“欧美市场对环保产品需求旺盛,一个柳编小篮售价20美元,看似比5美元的塑料篮偏高,但塑料篮易损坏且后续垃圾处理成本高,柳编篮用坏后可自然降解,长期来看更具性价比。”廖大伟表示,正是这种契合绿色消费趋势的特性,让罗庄柳编在海外市场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为精准捕捉海外市场动态,企业组建了占员工总数四分之一的31人电商团队,既负责海外线上销售,更专注调研不同国家的文化偏好与使用场景。“中东客户有特殊养殖需求,我们就定制大容量收纳篮;欧洲消费者热衷户外野餐,我们就优化野餐篮的分隔设计与承重性能。”专业团队的深耕细作,让企业能快速响应多样化需求,每月吸引8-10批海外客户主动上门考察,带来的多是明确采购意向的订单。
柳编篮出海的背后,离不开地方政府的鼎力支持。近年来,临沂市政府持续推进“商城出海、企业出海”战略,罗庄区积极响应,牵头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国际展会,搭建海外推广桥梁,为辖区非遗企业“走出去”铺路搭桥。佳宇工艺品借势而上,多次借助广交会等国际平台拓展客源,海外市场份额稳步扩大。
“政策东风为我们增添了底气!”廖大伟透露,企业已制定下一步发展规划,计划明年依托亚马逊平台在欧洲布局海外仓,缩短物流周期、提升客户体验,让罗庄柳编进一步融入全球供应链。如今,临沂市罗庄区正以柳为媒,用“匠心传承+创新赋能”的双轮驱动,编织出一条连接本地非遗与世界市场的贸易新丝路,让来自沂蒙大地的传统技艺在全球舞台绽放光彩。(来源:罗庄区委宣传部)
长按二维码关注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