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枚电子印章在审批系统里无声落下,一扇扇项目投产的大门加速开启。在济南高新区政务服务大厅,办事企业群众正享受着“一次办成”“数据跑腿”带来的高效便捷体验。

优质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和竞争力。2025年以来,济南高新区围绕“项目提升年”和“作风提升年”两条主线,将审批服务改革作为推动“三次创业”的重要引擎。

改革破冰,从“制度优势”到“服务效能”

“我们企业在章锦片区拿地后,直接共享了区域评估成果,光环评、能评这些评估报告就省了20多万元,审批时间也从30天缩到了3天!”济南某智能制造企业负责人李刚的经历,正是高新区“区域评估标准化”改革的生动注脚。这场审批提速的革命,源于高新区刀刃向内的勇气。

据悉,通过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投资项目管理的若干措施》等创新政策,提出简化专家评审环节、优化分阶段施工许可等10条举措,高新区为项目建设开辟了“快车道”,推动济南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安置房等多个项目早开工。

数字赋能,从“人工审批”到“智能秒批”

在济南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的智能审批后台,一场静默的“革命”正在24小时不间断上演——AI算法自动比对项目参数与审批标准,RPA机器人精准抓取申报材料关键信息,电子签章系统实时生成批复文件。

“以前办水保审批,光准备材料就得跑三四趟。现在通过智能系统提交材料,喝杯茶的功夫就收到了电子批复!”山东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王老师的感慨,道出了审批制度改革带来的真切变化。

数字赋能不仅体现在审批速度上,更延伸至服务末梢。家住孙村街道云湖社区的王女士,最近需要办理企业变更登记和个人医保信息查询业务。若在以往,须专门请假,辗转乘车前往区级政务服务中心及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耗时又费力。

但现在,她步行几分钟来到“家门口”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在工作人员引导下,通过“远程视频窗口”轻点屏幕,就与街道便民服务大厅的专员实现了“面对面”视频连线。屏幕另一端,工作人员清晰耐心地指导她准备材料、填写表单,并通过双屏交互实时核对信息、完成线上提交。不到二十分钟,业务顺利办结。王女士连连赞叹:“以前跑断腿,现在不出社区就能办成事,太方便了!”

服务升级,从“单兵作战”到“协同推进”

在济南高新区智能政务系统的大屏上,一个动态更新的“联审联办协同管控平台”正高效运转——审批服务部牵头,多部门在线“会诊”,对项目设计方案中的专业内容同步审查、即时反馈。

“过去部门之间‘各吹各的号’,企业得挨个上门对接。现在通过平台实现‘一次申报、并联审查’,确保行业管理要求在设计阶段就全面落实。”高新区审批服务部项目管家介绍。

在竣工验收环节,高新区创新提出“成熟一个、报批一个,一段一审、压茬推进”的验收原则,允许项目在“功能完整、分割合理、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单独办理规划核实、消防验收和质量竣工验收手续。

“我们为每项目制定专属验收计划,就像给病人定制治疗方案。”济南高新区审批服务部项目管家介绍。

鼎讯物联网设备生产基地项目有5栋厂房,根据建设进度,分三批开展验收,实现了“建设—验收—投产”的无缝衔接。

“受益于济南高新区竣工验收新举措,我们比预期交房日期提前了整整6个月,机场运营功能得以分阶段释放。”济南遥墙机场配套设施项目负责人表示。

生态优化,从“政策红利”到“信用赋能”

不止如此,济南高新区还将告知承诺制与信用监管相结合,建立了“承诺-践诺-奖惩”的全链条信用管理机制,将企业履行承诺情况纳入社会信用体系。

“承诺制审批就像给企业上了‘信用身份证’,促使我们更加注重合规经营。”山东创鲁先进电池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赵经理表示。该公司投资建设的全固态电池及材料项目,通过告知承诺制仅用3分钟就完成节能审查备案。

高新区推出的“三书一函”制度,通过四类精准文书,为不同交易主体量身打造服务:对招标单位发放“风险提示函”,对代理机构发出“工作建议书”,对评标专家送达“发现问题提示书”,对投标企业发出“征求意见书”。

“收到‘工作意见书’后,我们立刻对照梳理了内部流程,对我们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短板和人员管理的薄弱环节有了清晰掌握。”山东省某代理机构负责人对这项制度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人才服务领域,高新区以人力资源服务经营“一件事”集成改革为突破口,通过流程再造、信用赋能、云端服务三维发力,将原本需要串联办理的多项许可压缩为“一次提交、一诺即办、全程网办”的闭环服务。

“承诺即准营,当天就能开展业务!”不久前,拿到《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的山东新顺康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经理难掩激动。

创新前行,从“效能提升”到“体验优化”

济南高新区以一道道审批“减法”换取了市场活力的“乘法”。

今年以来,高新区创新企业名称行业表述动态适配机制,新增“碳科新材料”“机器人技术”等29个新兴行业表述,同比增长45%,占全市三分之一。

推动外国投资者主体资格证明文件在济南都市圈内互认,压缩外资企业注册时间和成本。全市首推“连锁食品经营企业许可便利化”,实现连锁分店“准入即准营”。

组建“独任审批师+证照服务专员”队伍,保障百度旗下三个企业落地高新区,为多个人工智能产业项目奠定基础。辅导山东重工集团整合财务公司,解决重点企业股权整合、增资变更等难题20余项。

截至8月20日,济南高新区实有经营主体14.84万户,同比增长4.62%、居全市首位。

而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济南高新区已经绘制好了下一步改革路线图。

对政务服务大厅窗口进行布局优化,常态化开展窗口办件数据分析,合理设置功能分区。设置“跨域通办”“办不成事”反映窗口、“高效办成一件事”等特色服务窗口……在政务服务方面,高新区将扩充“零基础”办事指南覆盖领域和事项,完成不少于150项“零基础”办事指南梳理和上线运行展示。拓展人工智能审核审查集成应用场景,实现自动化预审审核,打造人工智能在政务服务领域应用新样板。

在工程项目审批领域,高新区将推进《关于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若干措施》《关于进一步加强规划资源要素保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政策研究,做好新老政策衔接。优化调整济南高新区工程建设领域联审联办清单、工程建设领域审批豁免清单、工程建设领域审批要点清单、工程建设领域评审评估清单四个清单及工程建设项目标准化图册,进一步规范审批行为。

高新区审批服务部还将联合政策责任部门、财政部门推动政策“直达快享”改革试点工作,细化并完善资金拨付一体化运行机制,挖掘更多可推行的“即申即享”和“免申即享”试点事项并推动在“泉惠企”平台的全流程运行,到2025年底实现“即申即享”“免申即享”政策事项覆盖率达到30%。

这场静悄悄的变革没有终点,而是书写着优化营商环境的新篇章,为高新区更多经营主体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新黄河记者 曹茜)

编辑:刘佳音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