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十四五”以来,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委、区政府秉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使命担当,锚定“品质教育·学在罗庄”发展目标,在教育领域持续发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加大投入 教育强区建设启新程

“十四五”期间,罗庄区累计投入教育建设资金超12.3亿元,新建、续建中小学、幼儿园项目28处,新建校舍34.3万平方米,新增学位1.3万余个,为教育发展筑牢了坚实基础。罗庄区教体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教育从“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转变,交出了一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答卷。

学前教育 普惠优质,打造“金名片”

罗庄区学前教育以“城乡发展均衡化、办学条件标准化、队伍建设专业化、保育质量优质化”为目标,依托自主游戏课程建设,打造了亮丽的学前教育“金名片”。2024年,罗庄区被确立为“山东省首批科学保教引领区”;2025年,又成为全国首批“生态友好幼儿园”项目试点区,辖区内罗庄区教育实验园等8所幼儿园被确定为试点园。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罗庄区成果丰硕。目前,有百余名学前教师享誉省内外教坛,20余名省市区教学能手脱颖而出,50多名教师在省市级优质课评比中获奖。鹿爱莲、崔向娜2名教师获评山东省特级教师;在山东省幼儿园园长和教师专业大赛中,1人获一等奖,1人获三等奖。在2025年“齐鲁最美教师”评选活动中,罗庄区鹿爱莲老师榜上有名,成为全市各个学段、全省幼教学段唯一获评者。

义务教育 优质均衡,实现新突破

罗庄区聚焦“优质均衡”,全面深化集团化办学与结对帮扶,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引领辐射作用,推动管理、师资、教研、课程、资源等实质性共享共建。沂堂、褚墩、黄山三个乡镇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小学、初中学段分别在2025年度全市教学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小切口介入”策略突破农村教育痛点,实现乡村教育质量突破性提升》作为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乡镇中心校创新发展的实践探索》的研究成果,先后被多家媒体报道。在全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罗庄区获特等奖2项、一等奖4项。此外,临沂第四十中学承办山东省大单元教学实验学校教学研讨活动;临沂高都小学顺利通过教育部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复查;临沂第二十中学承办全国教学评一体化联盟校研讨交流活动;临沂第二十三中学幸福教育课堂教学新样态经验先后被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等推介。

高中教育 特色办学,结出丰硕果

罗庄区以创建省市特色高中为契机,转变办学理念,深化课程改革,培育办学特色,推动普通高中办学质量水平整体跃升。临沂盛能湖高级中学投入使用,已招生1930人。

临沂第十八中学思想政治学科荣获省市学科基地称号,学校获评临沂市首批市级特色高中和第二批省级特色高中;临沂第十九中学英语学科特色显著,荣获临沂市第二批市级普通高中学科基地称号;临沂滨河高级中学文化课教育和艺体教育齐头并进,不断开创“人人渴望成才、人人皆能成才”新局面。7月,临沂第十八中学承办了第22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总决赛(临沂赛点)。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培育新英才

罗庄区加强职业教育教学管理,提升职业学校精细化管理水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罗庄区砺成中等体育运动学校作为体育特色的职业学校,坚持教学改革和特色发展,取得了骄人成绩。

在临沂市八运会中,砺成体校代表罗庄区夺得34金34银25铜牌,同时获得散打、武术、摔跤各项目团体总分第一。2025年,在山东省武术散打锦标赛中,斩获2金2银3铜,7名同学获“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在山东省古典式摔跤锦标赛中,获得1金1铜。

科技创新 活动多样,成果绽光彩

罗庄区充分发挥青少年科技教育优势,积极组织师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活动。在第39届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罗庄区学生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有1名学生代表山东省进入国赛。

临沂第六实验小学有2名同学在第二十六届“飞向北京 飞向太空”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中分别获得全国一等奖;临沂册山中学学子在全国信息素养大赛总决赛中勇夺全国一等奖;临沂第二十中学在第九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总决赛中再次荣获无人机编程挑战赛初中组全国总冠军,连续两年获该项目全国一等奖第一名;在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与智能设计大赛中,临沂第十八中学学子斩获4枚金牌、6枚银牌。这些成绩彰显了罗庄区科技教育的深厚底蕴与丰硕成果。

继往开来 奋进教育新征程

近年来,罗庄区教育发展成果丰硕,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区”验收和复验,并先后获得“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学前教育先进区”“山东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二十余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及120余项市级荣誉称号。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创业维艰,奋斗以成。在新的征程中,罗庄区广大教育工作者将继续用心谋教育发展大事,专心干教育教学要事,全心做育人成才实事,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和“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践行教育使命,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道路上创造新的更大辉煌。(来源:罗庄区委宣传部)

编辑:李舜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