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持续做优做强旅游产品、做细做实旅游服务,绘就了一幅近悦远来的美丽旅游画卷。

持续发力绘就全域旅游“新风景”

良好的基础设施是创建工作的重要一环。深谙此理的东兴区投资近20亿元,对全区范围内的旅游集散中心、全域导视系统、大数据中心、旅游道路等涉旅基础设施实施大改造行动,进一步提升了自身旅游发展的实力。

在此基础上,东兴区通过积极培育新业态、新产品和新项目,在“游大千故里、访‘长江’精神、品甜城味道”品牌基础上,打造了大千园景区、范长江故里旅游度假区等诸多项目,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增强了自身旅游发展实力,扩大了东兴区旅游的影响力。

范长江文化旅游园区

东兴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通过深入挖掘“大千、长江、甜城”文化内涵,融入“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相继打造了一批主题景区、主题住宿和主题场馆,推出了一批特色美食、特色商品、特色线路、主题研学和节会活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旅深度融合。

为用好张大千这张文化名片,东兴区打造了集张大千纪念馆、张大千博物馆、张大千美术馆等于一体的大千园景区,形成了以书画文化为核心的主题,并在2017年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进一步激发了当地旅游业的活力。

2023年3月底,范长江故里旅游度假区正式开园。如今,范长江故里旅游度假区已成为内江城区周边热门的休闲旅游目的地,成为东兴区乃至内江市旅游品牌的一张闪亮名片。

“旅游业已经成为助力东兴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内江市东兴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自身资源特色,东兴区已开发张大千书画系列、范长江文化系列、天冬系列、蒲葵系列等特色文创产品和旅游产品40余种,推出各类主题旅游线路10条,构建起了立体丰富的产品体系。

儿童研学基地

优质公共服务 提升旅游体验

“东兴区旅游发展太快了,公共服务品质有了显著提升。单从旅游厕所这一点就可以看得出来。”前不久,在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完成周末之旅的方志刚,对东兴区的旅游公共服务这样评价。

随着东兴区全域旅游持续走热,当地的“厕所革命”深入推进,形成了城区、景区、乡村“入厕不再难”的良好格局,让广大市民和游客告别“厕囧”。

在东兴区东桐路大千路口不远处,一座干净整洁的公厕方便着往来行人。“2014年以前,这里还没有厕所。旅游项目的建设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一名当地居民说。

在东兴区政府相关负责人看来,公厕为“全域变景区”打下坚实基础,城市扩展到哪里,公厕就要建到哪里。景区开发到哪里,哪里就要配套建设公厕。

东兴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提供的数据显示,自“厕所革命”实施以来,当地新(改)建了近200座公厕,其中,旅游厕所30余座。

提升数量的同时,东兴区也十分注重公厕服务质量的提升。“我们还在全区公厕内大力推进家庭卫生间、第三卫生间及母婴室等功能区的设置。”东兴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说,当地还加大自动人脸识别取纸机、休息座椅等设施设备的安装,充分照顾到不同人群的需求,充分彰显公共服务的关怀与温度。

此外,东兴区通过建立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实行专人负责全日制保洁制度,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提供干净整洁的如厕环境。

走进东兴区大千园景区旅游公厕,外观简洁古朴的厕所装饰着具有文化特色的饰品。东兴区桐梓坝大桥桥头十贤居建筑群建设了仿古建筑公厕,与古建筑群相互映衬。

在推进“厕所革命”工作过程中,东兴区还充分挖掘本土特色文化元素,积极将文化创意设计与厕所建设有机结合,着力体现公厕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品位,力争让公厕成为一道新的风景线。

下一步,东兴区还将把公厕的完善提升作为提升旅游公共服务的重点来抓,不断提高公厕建设管理服务水平,努力提升市民和游客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东兴区田家镇,人们正在赏花。

做强乡村旅游 助力乡村振兴

“现在出门到处都是干干净净的,墙上还有各种各样的画,村里的环境卫生越来越好,我们住得也很安逸。”说起村里的变化,东兴区田家镇正子村村民罗晓花颇为满意。

在田园绿道里或骑行或漫步,在草莓种植基地体验采摘乐趣,在中药材种植基地里了解中药材的独特魅力……正子村依托距离城区近、毗邻范长江文化旅游园区等区位优势以及村里种植业的优势,打造了田园观光、康养旅游、休闲采摘、农事体验等颇有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去年9月,正子村成功获评“天府旅游名村”。

正子村是东兴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缩影。近年来,东兴区深耕文农旅商融合发展,推行人居环境改善、新文旅产业模式、乡风文明建设,逐步绘就了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

作为东兴区村容村貌改善行动试点院落,东兴街道新华社区黄泥嘴大院于去年4月启动了修缮工作,让大院变身为精品特色小院。

如今,走进黄泥嘴大院,干净整洁的院坝和郁郁葱葱的花坛菜园让人赏心悦目。“院坝宽敞了,庭院整洁了,环境优美了,看起来很舒服!”黄泥嘴大院居民郑邦杨对改善后的环境特别满意。

此外,东兴区还有针对性地在各个乡村景点打造休闲场景,建设停车场、游客中心、游步道,逐步完善旅游标识标牌,为后续各村发展“+旅游”打好基础。

“现在家乡发展得越来越好、变化越来越大。”黄泥嘴大院的风貌改善,让郑邦杨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由于常年在外务工,他家的闲置农房成了“香饽饽”:由专业团队设计改造成农家乐,为游客提供吃饭、喝茶、休闲等服务。按照流转协议,郑邦杨每年能获得2万余元的租金收入。

当下,东兴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打造出了集度假观光、休闲康养、采摘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有效拓宽了农村居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也走出了一条旅游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新路子。(东兴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供稿)

编辑:昌思荣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