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雨萌 川观新闻记者 吴晓铃

都江堰水利工程,以两千多年前泽被天府闻名于世。在李冰修筑都江堰之前,成都平原的先民如何与洪水搏斗?近日,《成都平原早期水利工程考古发现与都江堰》专题研讨座谈会在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举行,来自宝墩遗址、大邑高山古城遗址、温江红桥村遗址等发掘点位的研究人员以近年考古发掘成果为依托,揭开了古蜀先民治理水患、与洪水搏斗的历史面纱。

史前治水方式灵活多变

《成都平原早期水利工程考古发现与都江堰》是国家文物“指南针计划”专项“中国古代水利工程遗产科学价值挖掘研究与展示”试点项目之一,那么在三四千年以前,成都平原的先民在治理洪水方面有哪些发明创造呢?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宝墩遗址工作站站长唐淼介绍,古蜀先民从川西北高原迁入成都平原,选择在高地向低洼区域的过渡地带建造古城,反映出先民既要用水,又要避水的选址理念。后来,长江中游的水稻传到了新津。古蜀先民们学会了水稻种植技术,并利用地形地利施行农田水利建设。为了灌溉水稻,先民们挖掘壕沟直接与古河道相通,有效支撑了稻作农业。不久,水稻就替代了以往的旱地作物,成为古蜀先民主要的粮食作物。

在大邑高山古城遗址以及崇州市紫竹古城遗址等地,古蜀先民们则把居住城址选在了河道周边的台地上,利用地势之利让洪水无法侵蚀。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刘祥宇介绍,这种选址的智慧,继承了黄河上游仰韶文化、长江中游屈家岭文化的因素。

在温江区鱼凫村古城遗址,考古人员发现了属于宝墩文化三期的护岸堤,主要作用是防止河流对台地的侵蚀,保护聚落。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勘探发掘一部主任杨占风介绍,这条护岸堤是目前中国最早的史前水利设施之一。与长江中下游采用堤坝堵塞治水理念不同,成都平原则以疏导为主进行治水。

成都金沙遗址,成都平原上继三星堆之后又一处大型都邑性遗址,这里的先民在筑城时同样体现了抗洪的智慧。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周志清介绍,金沙遗址建在四条西北-东南走向的河流之间一处相对较高的台地上。摸底河由西向东横穿金沙遗址中部,将遗址分为南北两半。他们还摸索出堆砌卵石的方法,运用在了城市与聚落的防水防洪设施中。几年前,金沙遗址曾经发现两条由卵石砌成的埂子,这是成都现存最早的以干砌卵石技术在河道旁建筑的护坡工程。

为都江堰修建打下坚实基础

史前时期的古蜀人为何频频与洪水作斗争?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科技考古中心黄明博士介绍,成都平原史前水利设施的出现必然与洪水有关。但在此以前,古洪水发生的直接证据相对缺乏,温江红桥村遗址水利设施附近的一处古河道沉积物为研究古人在此生活时期是否存在古洪水提供了绝好的研究材料。研究团队对水利设施旁的古河道剖面进行了系统采样。通过沉积学、地球化学、锆石微形态等相关实验室研究,结合光释光测年结果综合分析表明,红桥村遗址在距今4000年前后是洪水频发期。这与长江及黄河流域的古洪水记录具有同步性,而这一时期洪水的增多可能与距今4000年气候波动加剧有关。在上述环境背景下红桥村遗址古人修筑了水利设施以抵御洪水的侵袭。

正是数千年来古蜀人与洪水的搏斗,为两千多年前李冰治水并修筑都江堰打下了坚实基础。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蒋成认为,都江堰是成都平原早期治水工程的集大成者。正是蜀地数千年来的治水经验和秦对西蜀的开发,为都江堰的修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然,持续的大规模移民运动为大型水利设施的修建储备了大量的人力,成都历年发掘的秦人墓证实,外来移民与蜀地本土文化间的融合不断加深,他们不仅是开发西蜀地区的重要劳动力,而且带来了中原地区和长江中游荆楚地区的先进文化和技术。最终,铁器的广泛使用使得修筑大型水利设施成为可能

编辑:王颖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