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积极探索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推行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模式,总结各地“小田并大田”等经验,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集体增收、群众致富,蹚出一条乡村发展新路子。

转变思路观念,下好生产托管“先手棋”

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土地托管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制定奖惩考核办法。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干部带头打通群众思想关口。通过党员夜会、支部会议、群众代表会议、“村村响”广播和走村入户等方式,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新模式宣传出去,把群众组织起来、让群众参与进来,使全镇土地托管服务面积实现新增长,村集体经济增收实现新突破。

创新发展模式,打好生产托管“主动仗”

结合村情农情实际,将9个行政村划分为4个片区,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通过精准分类指导,规范有序推进,科学选择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规模和经营方式,确保取得实效。

建设“乡村人才工作室”,发挥“三农”发展服务团队优势,帮助中、东片区康盛庄村党委通过“党委领办合作社+种粮大户+农户”模式开展土地托管,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集体增收、群众致富。截至目前,康盛庄村164户已有105户同意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流转土地面积达630余亩,占全村总耕地面积的61.3%,同时根据群众生产实际需要通过合作社进行生产托管,托管面积达880亩。每亩增加村集体收入100元。仅通过土地托管这一项就能给村集体每年增收6万多元。

科学统筹布局,出好生产托管“组合拳”

各片区抓好示范带动,在每个片区选出部分村庄作为试点村和示范村进行率先开展,探索出有效办法后,全面铺开。用好用足各级政策资源,打造康庄镇农业全产业链服务体系,推进农业种植全程机械化,在条件成熟村整合农业机械和人力资源,成立劳动专业合作社,实现群众可以在家门口打工,让老百姓的“钱袋子”越来越充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截至目前,全镇已有9个村探索出适合本村的托管增收模式,共流转土地3150亩,托管土地面积达5100亩。在“小田并大田”方面,后善董村共有土地1164亩,除去集体统一流转的大棚、光伏用地870亩外,还剩300亩,通过村党组织积极做群众工作调整土地,已基本实现一户一田,对于已流转土地,待承包结束后,将按照一户一田原则,进行重新调整发包,实现了“小田并大田”的工作目标。

编辑:智陈阳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