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农业农村局精准锚定普法宣传这一关键着力点,秉持“多点开花、全面覆盖、深度渗透”的策略,多维度、深层次、全方位发力,将法治理念深度融入农业生产、农村建设、农民生活的各个环节,为乡村振兴事业稳步前行源源不断地注入强劲法治动力。

“环保普法”点亮人居环境新图景

区农业农村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生态美颜灯”的开关,全力投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一方面,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开展沉浸式学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立法背景、修订后的亮点、整体情况以及红线管理、生态补偿、处罚问责等具体条款进行详细解读,引导全局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提升依法治理农村环境的专业素养,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另一方面,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通过落实村庄保洁管护制度、组建稳定的农村保洁队伍、加强环境卫生巡查等多方面举措,推进农村垃圾“户分类、村收集、区转运”收运处置体系全覆盖,今年以来累计督导巡查10余次,督促整改问题45处,各村生活垃圾收集率达100%,且均能做到日产日清,农村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一宣三促”开启普法惠民新征程

区农业农村局依托干部下乡开展“一宣三促”活动,组建15个宣讲组,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宣讲内容既有中央及省市委一号文件的政策解读,又巧妙融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与农民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宣讲形式丰富多样,既有深入浅出的集中讲解,又有田间地头的互动交流。在农家小院里,宣讲员们用生动鲜活的案例,为村民剖析法律风险,提供一对一的法律咨询服务。村民们纷纷表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如此丰富的“法治大餐”,增强了自身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活动期间各宣讲组累计宣讲119次,覆盖2000余人次,为乡村产业发展、社会稳定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

“农资打假”筑牢春耕生产防护墙

春耕时节,为守护农民的“希望田野”,区农业农村局联合西宁市农业农村局执法人员,深入辖区11个农资经销点,开展春耕农资打假专项整治活动,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农资保卫战”。执法人员以法律为准绳,仔细检查农资产品的质量、标签标识、进货渠道等,向农资经营者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其依法经营、诚信经营。同时,向过往农民群众发放农资打假宣传手册300余份,讲解如何辨别真假农资,提高农民自我保护能力。此次行动,有力震慑了违法经营行为,净化了农资市场环境,为春耕生产顺利进行保驾护航,以法治之力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下一步,城东区农业农村局将持之以恒地深耕普法宣传工作,不断创新形式、拓展内容,让法治阳光普照乡村每一个角落,为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美好愿景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城东区委宣传部供稿)

编辑:汪晓青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