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按照“一个目标、四个定位、五项工作、三个到位”总任务,聚焦阵地建设、聚焦五大职能、聚焦品牌打造,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
聚焦阵地建设
让新时代文明实践“融”起来
依托“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5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三级体系,探索阵地融合建设,整合文化馆、老年大学、221室外健身场所阵地资源,串点成线,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提档升级工作,搭建起集中统筹、深度融合、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矩阵,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功能设置多样化、群众参与便民化,构建起了具有东区文化展示、多群体寓教于乐、多空间功能体现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功能相融合的特色实践中心。
聚焦五大职能
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活”起来
“讲”时事,奏响思想旋律。在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好线下爱国教育、专家讲座、文明实践、家风家训等群众性宣教活动的同时,充分发挥和谐东区新媒体矩阵优势,畅通了线上宣讲渠道,推动党的理论入脑入心。“评”先进,树立文明典型。坚持榜样典型引领风尚,扎实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五星级文明户”等推荐评选活动,加大道德模范学习宣传力度,树立德行受尊崇、善行有好报的鲜明价值导向。“帮”难事,凝聚积极能量。充分挖掘志愿服务潜能,按照“组织动员就地化、服务群众精准化、运行过程清单化”的服务模式,常态化开展矛盾调解、医疗义诊等志愿者活动,吸纳志愿者队伍千余人。“乐”美事,传承传统文化。深入挖掘辖区传统文化,以“我们的节日”“三下乡”“文化惠民”等为载体,组织元宵节灯会、民间社火汇演、迎新春书画展、清明全民阅读活动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超3500场(次),辖区文明实践吸引力和感染力有效提升。
聚焦品牌打造
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强”起来
城东区以志愿服务为实践方式、以综合阵地资源为基础支撑,以文明实践品牌化建设推动文明实践规范化,孵化培育“红色物业”“小板凳微党课”“马大姐调解室”“物业领航志愿服务+”等特色文明实践项目品牌。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4580次,惠及群众上万人,有效发挥文明实践品牌项目“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作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城东区委宣传部供稿)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