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民政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区民政局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区委全体会议精神,聚焦目标任务,担当作为、实干笃行、奋楫争先,扎实做好为民托底、为民解困、为民服务各项工作,全力推进民政工作高标准、高质量落实。
精准施策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全面履行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职责,谋思路、出实招、解难点、求突破,为困难群众撑起一片“艳阳天”。突出救助实效。全面开展低保扩围增效工作,设立一个试点街道,其他镇(街道)常态化推进,通过“全口径”排查、疑难数据比对、业务实践培训、救助政策宣传等方式,提高社会救助覆盖面,确保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应救尽救”。自工作开展以来,走访调查群众9.28万户23.41万人,发现并审批通过444户952人,共为3.14万户(次)4.78万人(次)困难群众发放各类救助资金4428.83万元;今年以来全区新增各类救助保障对象808户1611人,新增同比增长41.1%,各类保障人口覆盖率占常住人口由2023年0.92%增长至1.12%。融合救助模式。探索实施“社会救助+慈善救助”模式,整合资源为700余(户)困难群众发放25.7万元的慰问金及生活用品;在“六一儿童节”前期,联合省慈善总会等5家爱心单位开展“童心童梦·与爱同行”大手拉小手点亮微心愿主题活动;在开学之际为44名低保家庭中的大学新生赠送拉杆行李箱及洗漱用品,推动社会救助工作由“独立式”向“联动式”升级,切实满足困难群众多样化、个性化受助需求。强化政策宣传。制定下发《2024年城东区社会救助政策宣传活动方案》,确定“六个一”宣传内容,在重点区域设立“政策宣传咨询点”开展活动200余(次),入户宣传20万余人(次);制发《寻找身边困难群众倡议书》及“大爱城东·阳光民政小剧场”微动漫,切实提高了群众政策知晓率。
质效并重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始终把做好养老服务工作作为一项重大的民心工程来抓,抓重点、破难点、出亮点,倾力满足多元化养老服务需求,不断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夯实机构养老基础。全面完成养老示范基地建设,目前正在进行公建民营运营方案编制工作,将尽快完成招投标工作,确保其早日投入运营,力争将其打造为集“医、护、养、乐”为一体的老年人“颐养乐园”。联合区卫健局在老年大学为失独老人提供瑜伽、书法、合唱等多门免费兴趣课程,进一步满足了辖区老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社区养老质效。持续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新建小寨、林家崖村2个“农村老年之家”,完成康南、富民路、纺织、梨园及东盛社区5个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能力提升项目招投标工作。优化爱老助餐服务网络布局,今年以来累计提供助餐服务32万余人(次),持续提升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感”。优化居家养老水平。对辖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助医、助急等多样化服务40万人(次),今年共计为8800人(次)老人开展家庭照护服务,打通居家养老服务“最后一米”。加强居家养老服务、适老化改造、家庭照护床位服务等事中事后监管,通过组建“幸福养老管家”队伍,整合养老服务资源,创新开展“五融五员”服务,累计为服务对象进行入户服务8900人(次),实现为老服务全链条、全周期、全天候,推动养老服务专业化、精准化、品质化、亲情化。
多措并举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以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为目标,以创新社区治理体系为重点,着力补齐设施短板、完善体制机制、固牢自治根本,不断提升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深入排查全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和使用情况,通过调剂、改造、整合、购置、新建等方式,实施梨园、康南社区的办公用房建设项目,推进陈旧老化、服务不便利、功能不足的社区办公用房及服务设施提档升级,实现社区综合服务功能完备、布局合理、方便实用。夯实队伍建设根基。加强村(社区)“两委”成员日常管理和年度考评,制定《社区绩效考评实施方案》《村(社区)“两委”干部考核方案》,组织开展考评工作,突出“考、评、用”,根据考评结果,对排名最后5名社区党组织书记予以免职调整,落实社区党组织书记动态管理要求,从全区范围内考察推荐5名社区党组织书记,推动社区党组织书记、副书记能上能下,全面提升党组织书记能力水平,营造浓厚的干事创业氛围。提质赋能激发活力。指导镇办与社区“两委”成员全员签订劳动合同351份并建立委员档案,并为其缴纳“五险一金”,激发了社区干部的工作热情。采取统一招考的方式补选21名空缺社区“两委”成员,并建立100名人才储备库。组织开展新晋委员岗前培训及社工证考试夜培班等,全面提高“两委”成员能力素质。截止目前,全区共有63名委员持有社工证,其中初级58人、中级5人。多措并举增强功能。积极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培育社区社会组织26家,完成年检103家。在35个社区全覆盖培育孵化“‘石榴籽’邻里互助会”社区社会组织,主动构建各民族邻里“朋友圈”。举办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孵化专题培训班,推动社区利用社会组织激发内部活力,提升社区治理水平。推动基层减负增效。组织全区社区工作者参加社区事务管理服务平台使用培训,实现社区高频事项一个界面办理,切实减轻基层工作人员负担。委托青海民族大学以《社区减负增效》为题开展深度调研,探索社区减负增效路径。全面清理344块社区机构牌子,真正通过“减牌”为基层“减负”,提升服务群众的质效。(城东区委宣传部供稿)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