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分户采暖改造这么快就完成了,街道的工作效率太高了!”8月24日,西宁市城北区小桥大街56号院居民王女士握着街道工作人员的手连连道谢。这是小桥大街街道践行党建引领“有诉必应马上办”机制,创新“幸福里”建设的生动一幕,街道以“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为准则,用高效处置、精准发力、联动共治,让民生诉求落地有声。

走进小桥大街街道办,工作人员正围着工单讨论解决方案。“我们建立了‘主要领导总调度、班子成员包片区、村社区‘一把手’具体领办’的责任链,群众诉求来了,第一时间有人接、有人办。”街道办负责人介绍。此前,国泰旺座小区居民反映单元楼散水下沉,可能导致墙体渗水,“首席接办员”立刻牵头,协调施工队现场勘查、制定方案,高效完成修复。截至目前,街道已解决分户采暖、屋顶漏水等47件疑难诉求。

“每周我们都会开调度会,把工单‘掰开揉碎’找症结。”在街道月度复盘会上,工作人员正对着挂账工单清单梳理进展。建设巷1至5号院上水管老化,居民用水频繁断供,街道通过“日碰头”会商,联动水务部门制定改造方案,如今新水管已铺设完成;柴达木路12号院屋顶漏水问题,也在协调维修资金后启动修缮。据统计,7月以来133件挂账工单中,55件已妥善处置,43件正按方案推进,35件将进一步强化部门协同。

部门联动是破解复杂诉求的关键。街道通过精准联动市监部门,高效解决电梯安全类投诉21件;联动城管部门,妥善化解物业类投诉130件;联动建设部门,有序处理群租房、违规搭建等问题37件,成功推动一批跨领域、跨部门的复杂诉求快速化解。

在建设巷社区“幸福里”,工作人员带着“移动办公桌”上门走访,居民扫码通过“幸福码”小程序就能提出诉求。“31号院电路老化,一用电就跳闸,我们通过小程序反映后,街道很快就安排了改造。”居民张先生说。针对物业投诉高发问题,街道还定期召开物业联席会议,约谈服务不佳的企业,推动工作从“被动接诉”转向“未诉先办”,已提前解决电路改造、一户一表等51件诉求。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如今在小桥大街街道,从工单接办的“速度”到解决问题的“温度”,“有诉必应马上办”已成为服务群众的常态。街道将持续深化机制建设,从解决具体问题向破解共性矛盾延伸,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来源:城北区委宣传部)

编辑:汪晓青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