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西宁市城北区政协经济、农业农村和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组织部分区政协委员,围绕城北区无人管理楼院引进物业后的运行情况进行视察。视察活动由区政协副主席居文斌主持,区城管局、区建设局及镇(街道)分管负责同志参加。
视察组一行实地查看了城北区朝阳街道钢木构建厂家属院和小桥大街街道建设巷47号院。随后开展协商座谈,听取了区城管局及朝阳、小桥、马坊街道办事处就无人管理楼院引进物业后实际运行情况的汇报。视察组认为:城北区委区政府对无人管理楼院全面引进物业服务工作高度重视。自2024年以来,由城北区城市管理局牵头,根据相关工作要求,在小桥、朝阳、马坊三个片区92个“三无楼院”引进物业,实行管家式服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通过对入驻物业企业全方位工作交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一院一策”,小区人居环境显著改善,乱堆乱放、卫生脏乱等问题得到有效整治;车辆乱停、私拉电线充电等安全隐患大幅减少,新增临时停车位、规范充电区域等措施缓解了“停车难、充电险”问题;保安团队全力推进安全管理工作,对潜在安全隐患及时排查处理,安全秩序得到加强;社区与物业协同发力,成功化解百余起邻里纠纷、设施维护等矛盾,居民居住安全感与满意度明显提升,为老旧小区治理注入新动能,多措并举推动无人管理楼院物业管理工作持续向好发展,但同时也存在宣传不到位,业主存在抵触情绪,工作进展慢;未及时将“三无楼院”基本情况进行信息共享,导致新物业服务企业没有对服务小区做好长期规划;居民观念落后,付费意识低,物业费收费难;老旧小区硬件设施新增及改造成本高,资金缺口大;监管机制不完善存在“重引进、轻服务”现象等问题。
视察组建议:一是深化党建引领,凝聚共建合力。充分依托党建引领“有诉必应马上办”工作机制、“10分钟幸福里”建设工作等,针对无人管理楼院分类施策,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重点在深化党建引领、强化物业服务监督指导等方面精准发力,鼓励小区通过成立议事小组、线上议事平台等方式,整合在职党员、退役军人、楼栋长等力量,引导居民群策群力,深度参与宜居环境建设,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二是分类指导树标杆,发挥引领作用。对无人管理楼院引进物业后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和科学分类。针对管理规范、服务优质、居民满意度高的楼院,总结其成功经验和典型做法,开展经验交流会等活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导其他楼院学习借鉴,提升整体物业服务管理水平。三是加强宣传教育,转变居民观念。加大对物业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解读物业服务法规政策,重点宣传引进物业后楼院在环境卫生改善、公共设施维护、治安防控加强等方面取得的实实在在成效,让居民直观感受到优质物业服务带来的生活变化。引导居民转变传统观念、充分了解付费购买服务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全面推进城北区“三无楼院”物业服务全覆盖。四是强化物业引进,提升服务水平。转变物业服务理念,从单纯的“管理”向“服务+经营”转变,不断提升物业服务能力和水平。同时建立物业服务企业引进评估机制,优先选择口碑好、有老旧小区服务经验的企业。联合开展物业从业人员轮训,内容涵盖服务规范、应急处理、沟通技巧等,全面提升人才队伍专业化水平。定期召开街道、社区、物业公司和居民代表四方联动“圆桌会议”,共同商讨解决楼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激发大家投身小区治理的热情。五是完善监管考核,建立长效机制。完善物业公司考核评价体系,制定详细的考核指标,涵盖环境卫生、秩序维护、设施维修、居民满意度等方面,定期对物业公司服务质量进行量化考核。统筹整合各方资源,通过“拆墙并院”“以大带小”等方式扩大物业管理区域,降低物业管理成本,促使物业服务企业正常运转。盘活小区停车位、广告位、闲置房屋等公共资源,拓宽物业服务企业收入来源,平衡物业管理成本,让居民以更低成本,享受更优质的服务。六是统筹硬件设施改造,夯实物业服务基础。聚焦辖区内物业服务硬件短板,积极对接相关部门,全力争取老旧小区改造专项资金、各类补助资金等政策支持,优先用于补齐基础设施薄弱环节,通过系统性的硬件设施更新与改造,全面夯实物业服务基础,为居民创造更优质的居住环境。
城北区政协将通过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提交提案等形式,积极建言献策推动相关建议落实落地,以“政协之力”助力破解老旧小区治理难题,以“政协之为”不断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和居住环境,助力全区物业管理工作提质增效,为建设“首善之区”生态宜居幸福城北贡献政协力量。(来源:西宁市城北区委宣传部)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