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在大家心中,春天是什么样的呢?咱们今天就用剪纸把心中的春天剪出来。”4月9日,西宁市沈那小学“河湟文化进校园”社团培训课程正式开启,剪纸课堂洋溢着热烈的学习氛围,在专业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拿起剪刀,左手灵活地转动着纸张。不一会儿,一只只栩栩如生的小鸟、一朵朵饱满的花朵便剪好了。
此次以“馆校携手育新苗 河湟文化润童心”为主题的社团培训课程是沈那小学与西宁市文化馆深度交流、共同探索的成果,双方强强联合,精心打造了一系列涵盖剪纸、刺绣、武术八门拳、街舞、民族舞、合唱、古筝、岩画、轻黏土等极具特色的社团课程。这些课程犹如一把把钥匙,打开了河湟文化的宝库,引领学生深入探寻河湟地区悠久的历史脉络、独特的民俗风情与精湛的艺术精髓,激发学生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增强文化自信。
社团活动让学生的校园生活多姿多彩、绚丽缤纷,也让校园“动”了起来、氛围“燃”了起来。“学校依托独特的沈那遗址文化,致力于打造特色校园品牌。与西宁市文化馆携手,秉持‘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理念,丰富的课程设置充分满足了学生多元化的兴趣需求。”沈那小学张老师说,在沈那小学的社团课堂上,河湟文化不再是书本上枯燥的文字,而是以生动有趣的形式融入日常教学,陪伴学生成长。
一系列富有河湟文化底蕴的社团课程不仅为沈那小学的学生带来了丰富的美育体验,也为河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今后,沈那小学计划通过“非遗课堂”“文化体验坊”等多种创新形式,构建更加完善的文化教育融合体系,形成独具魅力的河湟文化课程体系,助力学生成为传承与弘扬河湟文化的新生力量。(来源:城北区委宣传部)
编辑:汪晓青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