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大堡子镇陶北村共有487户、1860人,党员71名,2019年底棚户区改造村民安置小区,共建13栋安置楼,910套安置房。先后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最美农家书屋”等荣誉称号。

为进一步提升群众精神风貌,涵养和谐民风、文明乡风、社会清风,陶北村始终把深化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抓手载体,探索创建“五个一”工作法,通过优化一项制度、挖掘一批典型、打造一流阵地、开展一系列活动、创作一台节目,多措并举助力移风易俗工作提质增效。

优化一项制度。坚持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召开党员、村民代表、团员青年、妇女代表会议广泛征求意见,结合村情实际制定《陶北村白事管理办法》,明确丧事时间为3天,为前来吊唁人员备“汤米三碗”或“一碗熬饭”,从简就餐,不摆宴席等15项规定,进一步推动厚养薄葬观念深入人心。对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等“四会”组织进行改选完善,进一步明确职责,同时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新风。

挖掘一批典型。充分发挥先进模范的示范带头作用,把落实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要求纳入“好婆婆、好媳妇”“孝老爱亲家庭”等典型选树标准,并进行宣传表彰。同时设立陶北村“好人榜”,充分发挥榜样力量,以身边实例教育引导广大村民自觉破除大操大办、薄养厚葬、看金不看情、重奢不重俭等旧俗。让榜样引领推动好家风,以好家风促进好乡风,不断推动移风易俗工作活起来、热起来、实起来。

打造一流阵地。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五大平台”功能,在成功创建“全国最美农家书屋”的基础上,有效整合“红色电影室”“老年之家”等各类载体,将文明风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相关内容,通过倡议书、绘画、书法、曲艺、春联等形式展现在村民面前,不断激发群众热情,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让移风易俗可见、可听、可感知。

开展一系列活动。结合“我们的节日”,举办“三乡·邻聚里”年俗年货节、社火汇演、“三八”妇女节才艺展示、“强国有我”五四青年节活动、“浓情端午话清廉家风”“少儿诗歌朗诵”“九月九”老年节活动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让移风易俗在潜移默化中润物无声,让群众在接地气的活动中感受文明新风尚,推动文明新风尚取得实质性成效。

创作一台节目。借助乡村春晚的舞台,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移风易俗相声《我又要结婚了》,结合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热点话题,用生动有趣的“土味”方言,将高价彩礼以艺术演绎的形式呈现,让大家在欣赏节目的同时增加了对移风易俗的认知和认同,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自觉抵制陈规陋习,进一步降低农村人情负担。(来源:城北区委宣传部)

编辑:汪晓青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