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夺油正当时。青海油田生产一线一派热火朝天的“春耕图景”。油田原油生产单位聚焦“人、井、藏、资”四大要素,写好“做精开发”文章,鼓足干劲开启原油稳产上产“新赛季”,原油开发形势稳中向好。
“压舱石”工程夯实老井稳产上产基础
2025年是油田采油一厂重上百万吨的开局之年。油田采油一厂秉持“措施补递减、新井提产量、老井硬稳产”的工作思路,有效推进全年各项工作。
精准注采调控,实现自然递减硬下降。在加大精细测调方面,油田采油一厂坚持“点弱面强”的注水政策和“稳油控水”的注采调控思路,保障合理注入倍数及区域能量有效补充,及时治理停欠注水井,不断优化分段轮注、注水强度、注水方式,有效控制高压井层,增加低压井层和层段注水量,减少无效水循环,实现老井含水可控,产量稳定。
“我们将不断深化地质认识,确保老井潜力充分挖掘,综合递减率有效控制,增油目标稳步实现,为夯实老井稳产上产基础提供保证。”油田采油一厂技术中心相关负责人说道。
精细注水为老区稳产上产加“油”
自复工复产以来,油田采油二厂扎哈泉采油区在“精细油藏描述、精准注水开发”两大关键领域成效初显。通过实施25井次的精细注水调控,部分井组的采油井液量与含水情况趋于稳定,日产油量稳步提升。
面对油藏非均质性加剧,剩余油分布错综复杂和传统注水开发模式难以支撑油田稳产需求的困境,油田采油二厂秉持“油水并重、注水先行”的开发理念,深入研究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制定“一井组一策”的差异化注水调控方案,通过调整注水层段、精细配注水量等措施,有效改善了水驱开发效果,提高了水驱效率,实现了油藏均衡开采。
“吨油必争”深化油藏地质认识
踏着“春耕”的脚步,油田采油三厂多举措深化基础地质研究,准确把握油田发展规律和阶段特征,夯实稳产基础。
油田采油三厂突出抓好产能建设、精细调控、效益开发、老区稳产、技术攻关等重点工作,强化注水、单井、油藏动态管理。从精从细逐步重构良好水驱开发秩序,向非常规油藏效益开发持续发力。为深挖老区块潜力,油田采油三厂在花土沟、七个泉、狮浅层、红柳泉等区块大力开展老井摸查。精细地层对比、测井解释以及优质储层分类研究,明晰有利储层的分布与富集规律,力求在老区老井上实现新突破。
优化部署跑出产建“加速度”
在现阶段生产任务重且投资管控严的形势下,油田采油四厂紧紧围绕“换字头”奋斗目标,多管齐下推动产能建设工作有序开展。在老区坚持水井治理,针对高含水产能井,从钻井前着手注水井剖面治理,在投产前水淹层识别避射,投产后水层分析封堵三方面入手。精细新区油藏描述,优化调整产能井布局,加快产能摆布进程。目前,油田采油四厂4口产能井已顺利完钻。
精细挖潜保障油井措施增量
油田采油五厂为丰富增油新路径,按照“分析低产原因-分析注水受效-分析补能潜力-结合地质潜力-结合井筒问题-结合经济效益”的工作思路,强化地质工程一体化,注重开发调整与措施调整相结合、注采井对应措施相结合,并分区建立选井选层量化标准,力争措施效果稳定。
围绕低产低效井和长停井治理,油田采油五厂按照纵向挖潜、平面拓展的思路,因“井”制宜,为不同类型的低产低效井和长停井“量身定制”了增产措施并开展治理。对层间非均质影响井,扩大微生物与表活剂解堵试验成效应用;对物性差的井,实施压裂储层改造提升动用;对受断层夹持难建注采井网的长停井,开展侧钻恢复……采油五厂多管齐下直击油藏开发痛点,为油田持续增产、高效开发筑牢根基。
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青海油田各原油生产单位在春寒料峭的生产一线,以“满弓拉弦”的状态,协同推进精细研究、工艺支撑、综合治理、产能优化等工作,确保“井井尽力”“藏藏尽采”,为高质量建设高原综合性能源公司注入新的强劲动力。(青海油田供稿)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