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拍摄制作:汪晓青
央广网西宁12月6日消息(记者汪晓青)灿烂深厚的热贡艺术,自“金色谷地”而来,绽放于“西海锁钥”。12月5日,热贡艺术保护传承创新发展成果展在青海省文化馆开展,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1月15日。
热贡艺术保护传承创新发展成果展在青海省文化馆开展(央广网记者 汪晓青 摄)
热贡艺术于2008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于2009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经过多年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热贡艺术传承人体系健全、整体性保护成果显著,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成为宣传展示“山宗水源 大美青海”的“金名片”。
堆绣展品(央广网记者 汪晓青 摄)
热贡艺术与文创产品的“碰撞”(央广网记者 汪晓青 摄)
此次成果展由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与青海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由青海省科技厅重点研发与成果转化项目“热贡艺术元素智能提取与生成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资助与组织实施,旨在进一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展示热贡艺术保护传承创新发展成果,推动热贡艺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唐卡画师在展览现场绘制唐卡(央广网记者 汪晓青 摄)
此次展览为期40天,围绕“文脉绵长,灼灼其华”“艺以载道,以文化人”“科技助力,传承创新”三大版块,共展出100余幅(件)优秀热贡艺术作品(唐卡、堆绣、泥塑、金银铜雕、刺绣、建筑彩绘)和30余件主题文创产品,通过静态展示、活态展演、研学体验、图文讲解等方式,全方位展现热贡艺术保护传承创新发展成果。
编辑:张海东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