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宁7月18日消息(记者张海东) 7月17日晚,由中共西宁市委宣传部、西宁市文联主创,西宁市音乐舞蹈家协会承编的原创舞蹈诗《神农河湟—彩陶神韵》在西宁首演。
《神农河湟—彩陶神韵》首演剧照(央广网发 西宁文联供图)
《神农河湟—彩陶神韵》是以河湟流域历史典籍及相关神话传说为基础文本,深入挖掘河湟地区先民们的生存状态、生命情感,以旁白、音乐、舞蹈等形式“活态”再现当时可能的生产生活场景。彩陶作为远古文明的遗珍,见证了先民生存发展和文化肇始的原生状态,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载体和历史记忆。
舞蹈诗以河湟地区出土的典型性彩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记忆为情感叙事线索,以彩陶制作为主题脉络,以“五人舞蹈纹”“祖母暖手罐”等彩陶盆罐蕴藏的文化信息为舞蹈动作设计的基础,并结合河湟地区传统音乐舞蹈的典型特征进行杂糅和拓展,以当代舞蹈语言和现代声光电技术为艺术表现基础,体现新时代西宁文艺的创新实践,最终以舞台展演形式完成作品的呈现。
据该剧主创人员介绍,西宁本土艺术家们深入挖掘彩陶文化的内涵,将传统的音乐、舞蹈与现代审美理念巧妙结合,以彩陶为情感叙事的核心,通过舞蹈诗的形式展现了一幅绚丽多彩的艺术画卷。该剧经过历时三年的田野调查、剧本创作、编排策划、音乐编曲制作和排演,最终呈现给广大市民群众。
编辑:汪晓青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