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恢复是恢复生态系统活力的方式之一,但对于某些特定区域、特定条件,人工修复可更高效地制止并逆转对生态系统的损害,为自然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青海省位于地球的第三极腹地,是全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三江之源”,也是哺育河西走廊的三大内陆河发源地,是亚洲乃至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启动区、全球生态系统的稳定器。但近年来,在全球变暖背景下,高原冰川快速消融。

为保障高原农牧区生产生活,满足高原增雪补冰、生态保护的迫切需求,青海省气象局于今年4月实施“鲲雨”行动——在三江源地区开展为期四个月的大型无人机生态补水人工增雨(雪)作业试验。

“鲲雨”行动深入探索了三江源腹地大型无人机作业的可行区域,充分利用无人机优势,有效提升青海省全空域、全时域、全地形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保障能力,为开展高原地区常态化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提供有力支撑。

科学的“双碳”政策离不开高质量的基础数据。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以下简称“瓦里关”),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深厚的科研积淀,积极承担应对气候变化的监测任务,构筑起服务“双碳”目标的科技支撑高地。

7月29日,依托监测能力提升项目,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完成了总碳分析仪、气溶胶吸湿特性测量仪等5套关键设备的安装调试,全面提升大气成分监测评估能力。近年来,瓦里关聚焦青海省及周边区域温室气体、碳源汇动态,持续扩展和完善地面与高空结合的联合观测网络,支撑青海省温室气体监测网络率先实现“全链条、全要素”布局;建设全球大气本底与青藏高原大数据应用中心创新平台和青海省温室气体及碳中和重点实验室,攻克温室气体监测与评估的关键技术难关;引进了可监测、可核查、可支撑的碳源汇监测体系和核校支持系统,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技术支撑。(来源:青海省气象局)

编辑:张海东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