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5日,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成功入选2025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中的“绿色低碳公众参与实践基地”名单,成为全国气象领域和青海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国内外专家学者在瓦里关探讨温室气体监测与评估的关键技术(青海省气象局供图)
两年前,这座矗立于青藏高原3 816米山巅的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被“两弹一星”精神中国青年英才论坛组委会授予“两弹一星”精神传承基地的称号,是对30年饮风宿雪、精益求精的“瓦里关精神”的最好注解。
精神铸魂:高原之巅的红色传承
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瓦里关山(海拔3 816米),是世界气象组织(WMO)认证的34个全球大气本底观测站之一,也是欧亚大陆腹地唯一的、全球海拔最高的大气本底站。自1994年建站以来,瓦里关党员干部始终冲锋在前,带领团队在氧气含量不足海平面60%的环境中,30年如一日观测大气变化。因为他们的坚守与奉献,在世界大气监测的舞台上,开始回荡起属于中国的声音。
青海瓦里关山处于亚欧大陆高寒气流和东部季风的交汇地带,这里的大气指标能够准确反映整个亚欧板块的空气质量,独特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带给了瓦里关山特殊的使命。地处世界屋脊的瓦里关山,平均海拔超3 800米、方圆几十公里范围内杳无人烟、气温最低可到零下25 ℃……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不仅考验着精密设备在高原适应性,也对观测员的身体健康提出了挑战。为了维护观测环境的稳定,减少人为活动对观测数据的影响,确保数值精准,观测员们长期吃半加工食品,几乎每个人都有胃病、高原病;因为氧气不足,很多观测员嘴唇干裂,指甲发青,但他们却以“数据零间断”的纪录,绘制出国际气象界知名的“瓦里关曲线”,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关键依据。这里的每一组数据,都连着国家的战略需求,“瓦里关曲线”记录的是中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深深印记,体现了中国积极参与和推进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实际行动,更彰显出中国共产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动担当。
科技报国:数据背后的全球担当
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拯救地球家园日益成为全球越来越多人的共识。一群人在这里为了一个神圣目标奋斗了整整30年,深入传承“两弹一星”精神,科技实力显著增强,监测数据被联合国IPCC报告多次引用,支撑我国“双碳”目标和国际气候谈判。2024年建站30周年国际学术会上,300余名中外专家惊叹于其贡献——60余项高精度监测指标、连续30年积累高精度数据,20多项国际合作项目……,面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瓦里关大气观测资料为研究全球和区域性气候及环境变化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也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和“双碳”目标提供了科学依据,证明了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居世界领先地位,对全球低碳转型具有参考意义。
绿色先锋:低碳实践的全民行动
一代代瓦里关人坚守山巅,如同一颗颗种子般扎根瓦里关,头顶日月轮转的云彩与星空,脚踏这片古老偏远的牧场,以甘坐“冷板凳”的精神向着科学高地进发,用青春和热血坚守着高原气象人的初心和使命。2025年,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入选“绿色低碳公众参与实践基地”,以瓦里关本底站为平台载体,搭建科技创新平台,鼓励科研人员大胆探索、勇于创新。通过党建引领产学研融合,同步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科研攻关和科普宣传工作,为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以及国家“双碳”战略目标,面向生态文明建设、应对气候变化等国家战略需求注入更多气象元素,实现瓦里关“科研基地+科普平台”双轨模式。瓦里关气象工作者在保障观测质量的前提下,抓牢“全国工人先锋号”“青海榜样”“中国力量”及科普中国栏目时代镜像系列节目、《零碳之路》纪录片采访拍摄活动等契机,聚焦“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关键节点,开展科普讲座、专题推介宣讲等活动,展示全球大气成分监测示范台站,年均覆盖600余人次,极大提升了影响力。
30年以来,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在相关行业领域与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瑞士等多个国家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与国内外许多科研机构和院校开展了多项合作,完成了20多个科研和实验合作项目,大气化学成分分析、温室气体监测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不断提升我国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台长李富刚在主题宣讲报告会上动情地说:“先辈们在戈壁滩隐姓埋名,我们在雪山之巅守护数据,这是同样的使命。”
勇攀高峰:党建引领科技创新
党建引领风帆劲,擎旗奋进正当时。新征程上,瓦里关气象科技工作者,肩扛着“两弹一星”事业的先辈们的红色使命,将继续坚守在应对气候变化监测一线上,将个人理想与国家重大需求紧密相连,时刻用青春诠释新时代的“两弹一星”精神,为“科技蓝”的创新突破和“生态绿”的永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力,这不仅是雪山之巅的数据,是科普课堂的讲解,更是党建引领下中国为地球明天提交的绿色方案。
未来,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作为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大气监测计划的关键一环,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大气成分变化及影响提供永不间断“瓦里关曲线”,让“党建红”更加鲜艳,“科技蓝”更加璀璨,“生态绿”更加盎然,为推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瓦里关新的更大贡献。(来源:青海省气象局)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