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风雨同舟护赛程 巾帼担当守风云:记第二十四届环青赛现场气象保障组

7月的青海,天空湛蓝如洗,草原绿意盎然。在这片壮美的高原上,2025年第二十四届环大美青海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以下简称"环青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而在赛场之外,有一支特殊的队伍——由青海省气象局派出的现场气象保障组,他们用专业与坚守,用敬业和奉献,为这场高原体育盛会保驾护航。

环青赛现场气象保障组(来源:青海省气象局)

这支4人团队中,除司机何发辉外,其余3位都是女同志。55岁的赵海梅是团队中最年长的成员,而组长田冰、组员郑玲也都是经验丰富的气象专家。从7月5日到13日,他们辗转西宁、海东、海北、海南等4地10县的8个赛段,为开闭幕式及八个赛段提供了精准的气象服务。

田冰:统筹全局的“气象指挥官”

作为现场气象保障组组长,青海省气象服务中心总工程师田冰肩负着最重要的责任。“虽然有着丰富的幕后气象保障经验,但首次带队参与现场保障,心里还是充满紧张。”田冰坦言。不过,凭借全省气象部门的支持和现代化气象科技,她很快找到了工作节奏。

田冰(左)在赛事现场查看实况数据(来源:青海省气象局)

田冰每天都要向赛事组委会报告赛段逐小时天气预报及天气实况,重点监控山地垭口等关键区域。7月8日的第三赛段:互助至门源,遭遇高海拔、低温、降水、浓雾等多重极端天气,这一赛段沿线前期多次降水重叠,土壤饱和度过高,次生地质灾害风险高。

“高海拔赛段天气瞬息万变,一个疏忽就可能影响整个赛事。”田冰说。

她频繁电话联系海东市气象局、互助土族自治县气象局。“我们要将精准预报转化为赛事安全决策,最大限度降低天气影响。”她说。根据天气发展趋势,联系互助、门源两县气象局对赛段沿线提前勘察风险点,部署应急气象服务保障观测点,确保数据精准,为赛事提供了全流程精细化保障。

每天下午的赛段总结会上,田冰都要对气象服务进行复盘,并根据现场情况调整下一赛段的保障重点。“我们的预报不仅要准,更要快,要能让组委会及时做出决策。”她说。

郑玲:精准研判的“气象侦察兵”

青海省气象服务中心专业气象台副台长郑玲是团队中的气象专家,主要负责与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对接,加工处理气象服务产品。赛前,她仔细研究环青赛竞赛指南,梳理各赛段起点、终点、冲刺点、爬坡点及高山垭口的经纬度、海拔等信息,确保监测预报关键点全面覆盖。

郑玲在制作气象服务产品(来源:青海省气象局)

比赛期间,早上6点就要开始准备当天的服务材料,随时通过电话、微信与省、州、县三级气象部门保持沟通,研判灾害性天气的落区、强度及影响时段。

“在第三赛段,为了确认强对流天气的走向,我电话一直不断。”她说。

她每天早晨参加全省天气会商,分析数值预报模式,研判天气变化趋势。

每天的保障车就是她的工作台。在第三赛段,因遇降水、低温、浓雾极端天气,再加赛事行进中保障车辆不能停车,她在车上查站点数据、看云图,每隔30分钟制作专题信息,针对互助土族自治县气象局发布的暴雨红色预警,准确预判出对互助至门源赛段影响不大,为赛事调整提供了关键依据。因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电脑,他出现了晕车呕吐。“看到选手们安全完赛,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 郑玲说。她的工作看似“幕后”,却直接影响着赛事能否顺利进行。

赵海梅:记录风云的“气象宣传员”

赵海梅同志负责宣传工作。比赛前期,她在青海气象网站设计制作了环青赛专栏,制作了四个专题栏目,充分展示赛事期间气象部门的各项保障工作和风貌。赛事期间,她每天沿途拍摄应急保障画面,策划制作文字、图组、短视频等宣传产品。

“第三赛段时,我们联系青海卫视制作了气象移动观测点的科普短视频。我们要让公众看到气象人的努力,也要让选手和观众了解天气对赛事的影响。”赵海梅说。

尽管年纪最大,但她和年轻人一样奔波在各个赛段,用镜头记录下气象人的坚守。

何发辉:默默奉献的"后勤兵"

司机何发辉是团队中唯一的男性。"我要为娘子军专家团队做好服务。"他笑着说。每天第一个起床领餐,最后一个休息,准时接送组长汇报工作……这些琐碎却重要的事务,何发辉都处理得井井有条。

从7月5日到13日,这支团队辗转八个赛段,累计行程超过1400公里。他们用专业和坚守,交出了一份"零失误"的答卷。

最后一个赛段,当最后一名选手安全抵达终点时,田冰和她的团队成员相视而笑。9个日夜的坚守,无数个不眠之夜的分析研判,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支特殊的团队用实际行动证明:在气象服务的岗位上,没有性别之分,没有年龄界限,有的只是对职责的坚守和对专业的热爱。在重大活动保障的幕后,青海气象人用另一种方式诠释着体育精神——不是追求速度与激情,而是用精准与责任,守护每一公里的安全。(来源:青海省气象局)

编辑:张海东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