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峥嵘,七十载步伐铿锵。1957年11月,同仁隆务气候站成立,气象工作者在交通和生活条件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在人迹罕至之地“ 开荒拓土”,建设气象台站;1960年11月,黄南州气象台成立,开始制作和发布短期天气预报;1974年6月,经黄南州委、州革委会批准,黄南藏族自治州革委会气象局成立,天气信息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1980年4月,经青海省气象局批复,黄南州气象局正式成立,气象工作者夜以继日地坚守在观云测天的岗位上,记录着黄南广袤大地的阴晴冷暖。

1982年,黄南州气象局大院(青海省气象局供图)

栉风沐雨,七十载艰苦奋斗。一代又一代黄南气象人秉承“准确、及时、创新、奉献”的精神,坚持吃苦耐劳、勇往直前,让黄南气象事业从无到有、从纯靠人工观测到全面自动化观测、从手画天气图发展到精细化智能网格预报、从传统单一天气预报发展到面向多领域的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气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预警预报水平不断提高,气象服务领域与内涵不断拓展,始终为黄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气象科技支撑。春测风、夏报雨、秋知霜、冬报雪……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服务人民,以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己任,为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作出了重要贡献。

艰苦奋斗——筑就气象业务坚实根基

气象监测能力不断提高。从1957年开始人工气象观测,到2001年1月1日Milos500自动气象站投入业务试运行,探测手段全面更新,气象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制作、网上资源实现共享。如今黄南州共有各类自动气象观测站105个,C波段、X波段天气雷达各一部,成为全省唯一一个同时具有多波段雷达的市州,气象卫星、雷达、地面观测站的协同作用发挥不断提升,现代化气象观测技术装备体系不断优化,精细化、立体化,气象监测能力不断健全。

2022年1月,黄南州新一代天气雷达建成运行(青海省气象局供图)

预报预警能力不断提升。70年代,简单回归、相关、周期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在天气预报中得到广泛应用。80年代气象预报开始长期预报、中期预报、短期预报,绘制08、14时天气图,123传真接收机,引进了模糊数学、灰色系统理论等统计方法,制作24小时天气预报业务,利用电话、文字书面材料、有线广播站播报向各级政府部门提供气象消息。从最初的艰苦条件到如今现代化气象服务体系的建立,黄南州气象局始终立足更准、更精、更细的气象预报要求,开展短时临近预报预警等科研攻关,完成“黄南州无缝隙降水预报平台”建设,实现5X5公里网格预报,天气预报实效延长至14天,提前三天发布逐3小时,提前一天发布逐1小时预报,时空精准度明显提升。

黄南州气象局预报员在开展预报工作(青海省气象局供图)

彰显担当——全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防灾减灾体系不断完善。不断完善“13131”递进式气象预报预警服务机制,加强与应急、水利、自然资源、公安等多部门的沟通,强化部门会商研判、信息共享、协同应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部门联动机制不断健全。及时更新预警信息发布库成员,全覆盖完成信息员、协理员培训,推动气象信息员与灾害信息员、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的共建共用,共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充分利用气象科普馆、地方融媒体等渠道开展“3.23”世界气象日、“5.12”防灾减灾日等科普宣传工作,提高社会公众的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黄南州气象局新建成的业务楼(青海省气象局供图)

气象保障服务不断强化。从20世纪80年代初以书面文字报送为主的气象服务,到如今广泛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手机等媒体为广大公众提供气象服务,黄南州气象局积极应对极端天气多发的挑战,圆满完成黄南州70周年庆、坎布拉地质公园申报、“青超”联赛等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工作,得到州委、州政府肯定。优化“气象+生态”服务,河南蒙古族自治县雪多牦牛、欧拉羊通过“特优”气候品质认证,切实将黄南特有气候资源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联合州发改委对重点项目和重大工程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持续为黄南机场、西成铁路、同赛高速等重大工程、“四个万头”规模养殖基地和“四个万亩”特色种植基地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助力黄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赋能发展——奋进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持续发挥政治统领作用。黄南州气象局党组始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牢固树立政治机关意识,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州委、州政府和省气象局党组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工作各领域全流程,连续14年获得“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优秀单位”称号。

2023年3月7日,青海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凤霞(左四)与黄南州扎西才让州长(左三)会谈(青海省气象局供图)

气象科技人才协同发展。推动气象科技创新纳入全州科技创新总体布局,统筹和优化科研项目,实现从关键问题凝练、技术攻关到成果应用全过程一体化的业务科研融合机制。全州现有高级工程师17人、工程师36人,培养7名省局高层次人才,3人入选省气象局创新团队,1人评为全国气象服务先进个人,1人评为全国气象工作先进个人,培养青年骨干人才14人,人才水平不断提升。先后组建黄南州强对流天气预报预警研发创新团队和生态气象服务创新团队,提升创新团队对全州气象人才培养的带动和辐射能力。

精神文明创建成果丰硕。持续选派职工驻村开展乡村振兴,组织岗位争先创优活动,实施业务值班生活用房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改善干部职工的办公及住房条件,建立党员活动室、精神文明和民族团结创建文化墙,以文化助推行动,提升黄南气象人的“精气神”。2021年12月,被青海省精神文明委表彰为2019—2021年度省级文明单位标兵;2020年,保留国家级文明单位称号;2020、2021、2022年度均被中共黄南州委、黄南州人民政府评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优秀单位;2022年被中共黄南州直属机关工委评为以评促建活动先进党支部;2023年,被青海省气象局表彰为2022年度全省优秀领导班子。

七秩弦歌谱华章,深耕不辍启新程。在新的征程上,黄南气象人将时刻铭记奋斗目标,践行新时代新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聚焦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奋楫争先、奋发笃行,为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海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青海省气象局供稿)

编辑:张海东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