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春!”近日,在非遗传承人的带领下,40余名美国犹他州青少年与黄南州尖扎县中学生开启了一场以“五谷画”为纽带的非遗创新之旅。他们以青稞、豌豆等高原谷物为画笔,将藏式吉祥图案与现代元素巧妙交织,拼贴出一幅幅“非遗+潮文化”的作品……
精心策划这场精彩活动的主办方是尖扎县产业发展协会会长单位青海引福五谷画开发有限公司,是黄南地区唯一一家五谷画制作及研发企业,2021年尖扎五谷画成功入选黄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尖扎县政府和残联的政策扶持下,2015年5月,企业法人索南本在尖扎县城经营起“五谷画民族工艺品制作店”,开始制作和销售五谷画民族工艺品。在藏族地方习俗中,逢年过节和秋收之时,会摘几根饱满的青稞和麦穗在客房中柱上,并用牛奶和净水供奉祈祷,寄托着幸福平安、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随着人们思想觉悟和审美观念的演变,这种习俗逐渐演变成了手工艺品,五谷画也应运而生。
近年来,他致力于引领当地百姓增收致富,前后陆续招收20余名残疾人和员工,并对300余名残疾人和妇女进行手工技能培训,制作的五谷画民族手工艺品已畅销全国各地。
为助力非遗传承企业发展,尖扎县税务部门针对行业特点,精心梳理适用的税惠政策,了解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税费难题和风险点,有针对性地讲解税收政策,规避税收风险。针对部分传承人在异地开展非遗展示、教学等活动时取得的收入存在纳税疑问,税务干部细致讲述异地所得收入的申报流程与注意事项,并进行申报流程操作演示,耐心倾听非遗传承人的涉税诉求,对他们提出的关于专项附加扣除、收入确认等问题一一作出详细解答。
青海引福五谷画开发有限公司向税务干部介绍五谷画作品(王鑫 摄)
“我们经常参加各种非遗活动,收入来源比较多样,税务干部的讲解很清楚,解决了我的个人所得税申报难题。”一位非遗传承人说道。
被称为“藏文化百科全书”的唐卡;以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手工技艺闻名遐迩的传统弓箭制作;用羊皮制成的传统服饰手工艺制品“苏和泽”等701项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为黄南地区独特的文化符号。从事非遗相关企业已成为带动当地就业、促进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
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年来,黄南税务始终坚持以“保护+发展”的理念,结合地方民族特色及非遗文化产业特点,通过政策推送精确化、涉税服务靠前化、咨询讲解规范化,多举措持续推动非遗产业焕发新活力。通过邀请黄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热贡艺术代表性传承人担任税收公益宣传形象大使,营造浓厚的税收宣传氛围;创建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卓玛说税工作室”和“蒙旗青年先锋队”等税宣品牌也逐渐深入人心。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体现出黄南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是靓丽的特色文旅招牌,非遗企业在传承宝贵文化的同时,也有力带动了周围群众的就业和致富。帮助和支持非遗产业健康发展是落实“四稳”政策的重要方式,也是传承和赓续民族特色文化的有力举措。黄南税务将持续护航非遗文化产业发展,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璀璨光彩。(来源:黄南州委宣传部)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