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3日,中国妇女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德吉措作为青海省妇女代表参加了此次巾帼盛会。她说,当盛会闭幕,各行各业身着各色艳丽服装的优秀女性代表走出会场时,其中一名代表说了一句:“妇女就应该活成现在这个模样,多姿多彩。”此后她一直把这句话当作座右铭鼓励自己,处处发挥妇女代表的示范引领作用,助力青绣产业向数字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巾帼力量……

初春的同仁春意料峭。3月5日,记者走进位于同仁市隆务镇吾屯下庄的青海冉娜热贡艺术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冉娜公司)。

在产品展示大厅里,冉娜公司总经理德吉措带着绣娘在直播间售卖刺绣文创产品。“我现在展示的这款文殊菩萨擦擦佛吊坠,寓意美好、小巧轻便,价格也比较亲民,送朋友、自戴都是不错的选择……”大厅里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直播间里格外活跃的气氛,让人感觉空气里升腾着一股暖意。

从家庭妇女到非遗传承人,德吉措的改变还得从学生时代说起。

德吉措出生在同仁市隆务镇吾屯下庄,这里被称为“热贡艺术之乡”。受家庭熏陶,年幼的德吉措就爱上了热贡艺术。8岁时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被刺绣的魅力所吸引,便跟着母亲学起刺绣来。

动物、山水、佛像……德吉措感觉母亲手中的针似乎有一种魔力,一块普通的布料随着针线穿行,很快就有了灵动的感觉,这让她既钦佩又羡慕。她暗下决心,有一天也要像母亲一样指尖生花。

为了这一天,德吉措系统学习了唐卡度量经。在掌握唐卡绘制的基础上,又学习刺绣的平针、缠针、套针等针法。随着时间的推移,近年来,德吉措的绣品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作品频频亮相省内外各大展览并获奖。

2016年,在家人的支持下,德吉措成立了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培训、推广为一体的民族文化手工企业,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艺术人才的基地,同时也是青海省文旅厅命名的青绣培育工坊。

2020年8月,德吉措被评为黄南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刺绣)代表性传承人,同年12月被授予青海省二级民间工艺师荣誉称号(刺绣工艺品类)。

一开始,冉娜公司的刺绣产品是沿袭了传统工艺,后来慢慢融合一些新的理念。

“创新是非遗传承的必经之路,传承人要紧跟时代需求,用创新的方式让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德吉措笑着说道。

如果不与时俱进,那么绣娘的路会越走越窄。于是,德吉措带领员工多次赴江苏苏州、青海互助、贵南等地参观学习、更新观念、提升技艺。在保持自己风格的同时,借鉴、融合其他派别的刺绣技艺。

今年24岁的闹日措是土生土长的吾屯下庄人,自小对热贡艺术感兴趣的她从大学起就在冉娜公司做兼职。目前已成长为公司骨干,对于公司的产品,她如数家珍。

在该公司的展厅内,闹日措饶有兴致地向记者介绍了一幅名为《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巨幅绣品,该作品以文成公主进藏史料为主题,绘制的人物数量近百名,每个人物都有据可考。整幅作品针脚平整,色彩搭配恰当,立体感强,完美融合了唐卡绘制技艺和刺绣技艺。

创作这幅作品德吉措颇费了一番心思,她和公司4名绣娘花了8个月时间才完成。这幅作品颜色和构图都极其复杂,单单人物服饰色彩的调整,就花了1个月左右的时间。“花的时间越多,细节就越复杂,对绣娘们极具挑战。”

该作品也让她在青海省唐卡艺术技能大赛中荣获刺绣类一等奖。

德吉措不断探索着传统与创新的各种可能。除了传统的绣品外,还有团扇、车挂、钱包、廉政宣传品、服饰等。就拿团扇来说,既有民族特色,又有着苏绣工艺。

创新不仅体现在产品设计上。

“依托热贡艺术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优势,我们把绣娘组织起来,通过‘产业+就业’相互融合的方式,开展了20期刺绣技能培训。目前,公司有35名全职绣娘,培训成功就业的有217人,月均收入达2800元。这种运作模式不仅增强了公司的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也增加了绣娘的收入,去年一年公司营业额达到了68万元。”德吉措介绍说。

“我们不单做刺绣,还开展非遗研学。”2023年,冉娜公司通过黄南州文化旅游协会,吸引省内周边游客、学生在刺绣、唐卡绘制等非遗体验中学习匠心精神,感受、体验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助力热贡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德吉措说,这些年,不少人找她学习刺绣,无论是谁,只要找到她,她都毫无保留,“学的人越多,我越高兴,说明这项技艺后继有人。”

现在公司的35名员工中,34%以上的来自贫困家庭。其中,除了像卓玛才让、完德措这样的老手艺人之外,还有不少人是“半路出家”。

“刺绣是个细活,刚开始学时,我耐不住性子,总出错。德吉措老师对我说,任何一件物品都是有情感的,带着感情绣它,你会发现,一针一线都在改变你的心境,沉淀你的感情。”员工卓玛吉说,“通过学习培训,我不仅学会了平针、剁针等基本针法,还掌握了乱针绣、锁边绣、打籽绣等绣法,也能独立完成绣品,整个人变得开朗活泼起来。”

德吉措表示,发展壮大青绣产业,推动民间重视非遗,进而发扬热贡文化,是每一名黄南绣娘义不容辞的责任。以后还会大胆创新,不仅仅局限于题材及技法上的推陈出新,还要跨界合作,让市场下沉,让更多人了解青绣、了解青海非遗。

记者了解到,德吉措带领团队成员紧跟互联网的发展轨迹,在多个平台开通自媒体账号,涵盖各个年龄段的用户群体,用短视频方式展现刺绣技艺和热贡文化、美景和美食。利用电商渠道,让更多对青绣感兴趣的人可以轻松购买到手工制作的绣品,为青绣产业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黄南州委宣传部 黄南报 马芝芬 供稿)

编辑:汪晓青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